“拍戲的任何時候,楚導都不會亂。”張勐自言自語,他心里剛剛的確有點慌亂,現在沒有了。
真相是——楚舜修煉的《裝×神功》大成,日常風輕云淡,也只有這系統面前稍微炸毛一點。
第一場戲拍個簡單的,正男和同學放學一起走的片段,也是影片的開始,小亞河二郎正聽著父親講戲。
各就各位——
“正男,你暑假怎么過?”
“代司你呢?”
“我要去爸爸鄉下的家里,那里離大海很近。”
“真羨慕你。”
小亞河二郎表現得聽出色,鏡頭感很好,“鏡頭感”不是說表演時很注意鏡頭,相反是表演時無視鏡頭的存在,才能更真實。
楚舜為了方便,直接調整鏡頭的角度,一般都是交待攝影師調整,直接這樣做的情況還是上次《致命ID》。
這段戲定格拍攝,正男和同學代司走過來,鏡頭對準的方向是淺草繁華的街道,然后兩個小孩進入鏡頭。
影片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并非是跟著正男的視角,而是正男恰好走進。
代司這個配角是梁埔找的,這種有幾句臺詞的大特,還是需要找合適的。
“導演被好萊塢稱之為拍攝萬花筒,真是有道理的。”梁埔琢磨,一個鏡頭的安排,就能決定電影基調。
并不是過度分析,《菊次郎的夏天》一開始推鏡跟拍,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就似《無人知曉》,導演顯然是不想觀眾太有代入。
“保一條。”楚舜道:“兩個小演員不用太拘束,放開一點。”
小朋友在說話時,加上肢體動作是稀疏平常的事,剛才兩個小演員雙手顯得有點拘束,所以在保一條時,才提出這個問題。
老梁被外派去拍攝街道的其他鏡頭,現在天氣還有點冷,也要拍攝出夏天的感覺。
說起來,所有演員穿得都不叫涼快,但不能表現出一點涼意,冬天拍夏天的戲,或者是夏天拍冬天的戲都正常。
“停。”
“你們要跑起來。”
“并且表情要開心些。”
楚舜叫停,做出了一定指導,小孩開心不需要什么理由,或者是說開心的理由更簡單。
不必得成年人,何以解憂?唯有暴富,而小孩子和小伙伴一起跑起來,也不知道說什么跑,反正就會開心。
《菊次郎的夏天》全部都是小場景,加上楚舜的掌控力,可以說是水缸里做王八——手到擒來!
是楚舜拍攝最快的一部電影了,并非說沒有人NG,只是很快解決了。
井上悅雅在拍攝和久下白對話時,就重拍了兩次。
“這孩子怎么滿臉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