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島國一周斬獲了三億日元,雖然只有《東京教父》開畫一半的成績,但前者才宣傳沒幾天,純粹是硬著頭皮上。
如果不在東寶公司為了借著華夏大火的東風,以及九月29日迫在眉睫,也不可能如此緊張。
華夏這邊,《高山下的花環》第四周票房四周都奇跡的保持在十億以上,票房弧線絕無僅有。
除了學校組織學生觀影貢獻的票房,還有一部分是部隊組織觀影,只不過部隊的事就沒有公布。
高山下的花環國內一個月的累計票房53.7億軟妹幣,剛剛遜色與《海陸行動》54億。
但問題是電影上映還沒完,萬達、橫店等院線聯合宣布,《高山下的花環》制作方已申請到“密鑰延期”。
只要電影成績足夠好,并且還有潛力可以挖掘,制作方就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密鑰延期。
當然能不能申請成功,得看相關單位,反正高山很輕松就成功了。
《高山下的花環》第四周都還有十億,至少還有五億的潛力能夠挖掘。
按照萬達影院發布的通知,高山密鑰延期至9月28日,掐指一算還有27天上映時間,成為國內票房第一是穩穩當當的事,只看時間問題。
說英雄誰是英雄。
說第一馬上就變成第一。
八月有三十一號的,在電影上映第三十二天,單日算上各種包場,還有7680萬票房。
累計票房來到已然登頂。
票房登頂又安排上一波熱搜,這波不用買流量,各種明星的祝福,連《海陸行動》官微也發來恭喜,人氣有那么高。
為什么《海陸行動》被搶了第一還要發恭喜,嗯——不祝福還能怎么辦?
祝福一下至少還能蹭蹭熱度,《海陸行動2》時隔幾年后已在籌備,熱度都是錢。
“還有二十多天,楚導你覺得能不能破六十億?”芮櫻大膽的提出一個數字。
“六十億還真敢想,票房最后估計在57億就到頭了。”楚舜腦子很清醒,電影能夠有如此爆炸的票房,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時,建軍一百周年,全民激發了愛國情緒。
地理中宣部的大力宣傳,人和是電影的質量過硬,還有楚舜本人票房號召力。
三者缺一不可。
不扯彎彎繞繞,擺個直白的因素,國營單位組織觀影,以及學校組織觀影,再有軍隊組織觀影,這三波包場拿下多少票房?
具體數字楚舜不清楚,可心里也大概有個數,可以說是國家用力把《高山下的花環》推到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