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菲斯主要作品《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凋謝的花朵》、《林肯總統》,取材的確很有趣,但我并未看到人文關懷,想象力的分我愿意給,但人文關懷分我選擇棄票。”
當然也有相反意見,就像《一個國家的誕生》,基本劇情內容是3k黨和黑人的爭斗,個別編委會的成員認為這也是一定程度反應了人與土地的關系,還有《凋謝的花朵》也反應了人與社會。
說句題外話,《凋謝的花朵》主角是一個叫做陳漢的華夏人,但主演美利堅人理查德……
第四名是奧遜·威爾斯得分98.5,分數格里菲斯相同,之所以排在前面,都是因為好萊塢影史第一《公民凱恩》的名頭。
不用懷疑,好萊塢影史第一并非《亂世佳人》、《日出》、《卡薩布蘭卡》,而是《公民凱恩》。
第三名是費里尼,得分99分剛好格里菲斯高出零點五,主要是費里尼的人文分很高,都知道費里尼電影主旨“個體的荒誕與孤獨”。
然后第二名希區柯克,希區柯克是長年盤踞在各大好萊塢導演評選榜單NO1的人物,沒轍這位是把懸疑片拍成了藝術的人物,也是英國導演中唯一的排面。
這個名字,在國外可以直接和懸疑、恐怖劃等號,“這事很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和格里菲斯差不多,在人文關懷項比較弱,但加上兩分的創造性附加分,有107分是遠遠和第二名拉開了距離。
沒辦法,希區柯克的美術性和文學性得分太高了,前者十九,后者二十滿分。
下面重點來了,旬報評分上得分第一是一位不滿四十歲的導演,top5其他四位都是上個世紀的導演,只有這個第一名來得最奇怪。
[導演:楚舜(1998年6月23日—至今)
代表作:《六格》、《天堂電影院》、《美麗人生》、《霸王別姬》等
成就:奧斯卡最佳影片、柏林金熊獎、戛納金棕櫚獎*2、威尼斯金獅獎等諸多獎項,創造隨電影體系
拍攝技巧得分:20分
文學性得分:18分
美術性得分:18分
人文關懷:17分
調度能力:20分
想象力:19分
創造附加分:2分
全面附加分:1分
總得分:115分
旬報寄語:隨電影題材的開創者,誰也無法否認,楚舜改編了人們對導演這個職業的認知。
坂本二三郎封函評價①:“拍攝技巧和調度能力我分必須給楚舜導演,甚至于說,我認為這兩項必須是滿分,陰陽師奴役的拍攝手法最大的優勢就是調度能力和拍攝技能的全面。”
約瑟夫·李封函評價①:“楚舜導演的現場調度能力,和其余導演我認為不在一臺收音機里,其余導演是晶體管收音機,而楚舜導演的調度能力更像是電子管收音機,不是同時代的產物。”
約瑟夫·李封函評價②:“戰爭題材、人物傳記題材、愛情題材、懸疑題材、類型片甚至于動畫片,楚舜導演都執導過,并且都是精品,六個方面評價,想象力一項我認為應該滿分。
……]
封函評價就不全部摘錄了,畢竟每個編委會成員都有六七個評論,全部寫下來那得好幾千字。
另外說一句,島國最大的優點是有儀式感,每項打分以及評價都是寫在單獨的小信封中,然后火漆封緘,所以是封函評價,而約瑟夫·李也是現任華沙國際電影節的組委會主席,坂本二三郎——也就是坂本課長,出來好幾年也終于知道他全名。
旬報還是挺下功夫,所邀請各國的編委會成員腕都挺大,粗魯一看編委會成員名字,有八位曾擔任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旬報》的這個排名,發出來就在網絡上被各國國家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