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直接說他要退出死亡詩社,也說出了為什么不愿意念詩,為什么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也磕磕巴巴。
和善于表達自己的尼爾不同,尼爾說話有人聽,可他從小到大說話都沒人聽,容易被忽視,此段回首前面伏筆,在課堂上有好幾次欲言又止。
兩人發生了爭執,安德森讓尼爾不要管他,他自己可以管好自己,這是分道揚鑣的一句話了。然而尼爾的回答是“不”,安德森傻眼,為什么事情發展和想象中不同。
尼爾一把搶走安德森手上的本子,上面是后者作的詩歌草稿,沒自信的性格肯定是不想讓旁人看,因此宿舍追逐想要搶回本子,恰逢卡梅倫打開宿舍門,有關于化學上的問題要詢問尼爾。一開始開學入住時就有提及,尼爾在放假期間佩里先生給他報了化學班,提前學習。
卡梅倫請教問題的話都沒來得及說出,化學書就被尼爾搶走了,于是乎兩人的追逐,變成了三人的追鬧,配樂跳脫參考海綿寶寶。
行為也是幼稚園等級,三個高中生在宿舍里蹦來蹦去,還踩在床上蹦跶,可也就是這么幼稚,讓影廳不少觀眾會心一笑。
拉爾塔付從小就被稱為天才,在同齡的小朋友還在玩滑板時,他已經開始學習數理化,越長大越覺得同齡人幼稚,追逐打鬧更加是浪費時間。現在幾十歲的拉爾塔付回想起來,似乎還真有一點點羨慕這種幼稚的行為。
當然也就羨慕兩三秒,情緒就被拉爾塔付克服,“我比同齡人更加早知道數理化之美,更加早知道詩歌之美,散文之美,是他們應該羨慕我”,內心如此想,也好受許多。
劇情節奏不緊不慢,對焦到諾克斯,也就為了追妹紙才被尼爾忽悠加入死亡詩社的人,他騎著自行車來到別人學校,剛巧是學校橄欖球比賽結束,他喜歡的姑娘克麗絲是拉拉隊隊長,正當他想要上前搭訕說兩句時,人家和男友相親相愛地抱一起,之前說了,他喜歡上的妹紙有未婚夫。
在校園戲劇社的選拔中,尼爾成功獲得角色,并且還是《仲夏夜之夢》的主角小精靈浦克,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并且付諸行動,還成功了,尼爾的興奮難以言表,臉上和言語里都充滿著對此事的憧憬和暢想。
加入戲劇社出演仲夏夜之夢,是需要家長同意,學校的規定不能修改,因此尼爾用打字機冒充父親佩里先生給學校寫信,一邊打字臉上都是滿溢的笑容,興奮地忍不住跺腳,安德森在一旁也為之高興,這次沒有潑冷水。
影廳觀眾也接收到這份情緒,居依臉色有些凝重,作為導演他深知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這方法他經常用。
仔細想想,尼爾可能就成功嗎,不可能瞞得住,至于他父親可能會因為尼爾在舞臺上精彩的表演改變自身看法嗎?居依認為完全不會,連校史編鑒的編輯助理這種還挺有意義的事,都被佩里先生認為影響學習取消,更別提演戲。
“惡魔導演又要動手了嗎?”居依心中默默想道。
讓安德森忐忑不安的周一到來,他一早起來沒有去吃早餐,而是在宿舍徘徊默讀自己的詩,無論如何熟悉,一想到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自己的詩,就心神慌亂。
《致克麗絲》、《一只貓躺在沙發墊上》等,怎么說呢,和賈老師的詩詞沒有什么區別,該安德森念詩。
安德森說自己沒有寫,寧愿以沒有做作業扣學分,也不愿意上臺念自己的詩,基丁老師一眼就看出學生的窘境,并且一針見血,“安德森是擔心自己內心的想法全都沒有價值,都讓人笑話”。
基丁老師知道學生的擔憂,同時也給予了最肯定的回應,“我認為你內心有些東西很有價值”,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我聽見自己無拘無束的叫喊聲/沖破了世界的頂端
也是惠特曼的詩句。
既然如此,基丁老師就換個方法,讓安德森上臺展示什么是無拘無束的叫喊,在一次次激勵重復下,安德森終于大聲了一次,也是自電影快過一小時,他說話最大聲一次。
還沒完,基丁讓安德森看著教室中掛著的惠特曼照片,詢問第一反應,本來就過度緊張的安德森,再加上轉圈一樣走來走去的老師,讓他注意力無法集中,如此情況下,說出了內心第一反應“他是個瘋子,一個牙齒流汗的瘋子”。
緊接著基丁老師又讓安德森閉上雙眼,讓其轉圈,一點點的讓安德森念出了自己寫的詩:真理就像一床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總也不夠/踢也好,打也好,它總也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著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念到后半句,已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安德森漲紅臉不知道的是轉圈的暈乎,還是鼓足勇氣的熱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