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三七二十一,1900先跑再說,或許是兒時被移民滿船搜捕的經歷,讓他有這個陰影。
兩個黑人也是學音樂的,是發明創造爵士樂者杰利,派遣兩人找過來。
其目的也簡單,1900在弗吉尼亞號演奏多年名聲流傳到杰利耳中,他要用爵士樂斗琴。
清晨,岸邊有一堆記者采訪杰利,好不熱鬧,作為爵士樂創始人,甭管頭銜是自稱還是媒體抬舉,反正人氣頗高。
白色西裝、白色圓禮帽、白色皮鞋,一身白有些燒包,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表達不屑,連船都不敢下的膽小鬼,怎么可能彈得好鋼琴。
船上記者手中攝影機不停卡擦,杰利和保鏢強勢走上舷梯,馬克斯詢問好友害不害怕,在美利堅這黑人名聲非常大。1900很疑惑為什么要斗琴,贏了之后能怎么樣?從他表情能看出,他不懂杰利發起挑戰的意義。
地點仍然是頭等艙舞池,現場不止有富先生和富太太們,還有許多看熱鬧的二等艙、三等艙游客在外圍。
舞池場景在電影中出現多次,每次意義都不同,萬眾期待杰利登場,清脆的腳步配合鏡頭調度,再加上倒扣啤酒杯的小動作,帶給人壓迫感,和前面在岸邊接受采訪時的浮夸不同。
杰利在面對1900第一句話“我認為你坐了我的位置”,話語夾帶攻擊性,1900起身想要友善握手,也被無視。
影視中經典的斗琴畫面即將開始,導演的調度展廳的觀眾們對爵士樂創始人沒有好感,初印象太倨傲。
傲氣的杰利是有能力的,點燃的香煙放置在琴殼邊沿,手指似蝴蝶般在黑白鍵間飛舞,連看不慣囂張氣焰的馬克斯在回憶中也不由評價,不是在演奏,是在愛撫音符,樂曲像是滑下女人身體的絲綢,流暢而又美妙。
按照馬克斯的旁白,杰利還未出名時,混跡在紅燈區演奏音樂,學會幾分輕柔。
典型的新奧爾良爵士樂,用切分與規律的低聲部充分模擬各種樂器同時演奏的效果,一曲結束現場掌聲雷動,富太太們眉飛色舞,杰利的樂器她們喜歡,1900沒有當對手的自覺性,也開心地為杰利送上好音樂鼓掌。
杰利舉著剛剛燃燒殆盡的香煙,走到跟前,“該你了水手。”
剛才演奏中有個細節,馬克思坐莊,在舞池中溜達一圈,讓旅客們壓斗琴兩人的輸贏。
馬克斯對好友有信心,1900是跟隨著自身情緒和觀察旅客來演奏,此刻他坐在鋼琴前,不知道演奏什么,發呆小會兒后,他隨手演奏平安夜,有新編排加入一段4分之4拍旋律,收尾處補上123#456b7音階,勉強算爵士樂。
引得舞池觀眾議論紛紛:“他在干什么?”、“難道不知道現在在比賽嗎?”、“現在不是圣誕節”……
爵士樂創始人有些憤怒,臉色陰沉,平安夜不是爵士樂,感到自身受到輕視,起身又演奏一曲。
比前一首更好。
眼看賭局要輸,馬克斯貓著尋過來問1900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后者感動到哭泣,杰利的演奏太美好。
“所有船員都押你贏,我押了一年的薪水,你就在這兒哭鼻子?現在別哭了,想想你的音樂。”
“我也能賭嗎?”
“不行,賭自己會遭遇厄運。”
“我不想賭自己,我想賭他,他簡直太棒了,這樣就算你輸了,我也可以贏錢。”
風險對沖了屬于是,如果莊家不是馬克斯,方法的確不錯;馬克斯完全無語,特別看著1900兩行熱淚,展廳的來賓們輕笑,海上鋼琴師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將人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