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在后世已經被建成了一座遺址公園,就位于楠倡市北部的昌北機場以北。
因此基本可以確定海昏侯墓就是在現在的豫章郡城正北方,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概為200里左右。
并且在海昏侯墓旁邊還有一個不算太大的湖,后世管這個小湖叫做“靈湖”,雖然不知道這個時代叫什么名字,但知道這些地形特征再去找墓,基本已經不存在什么難度了。
在廬江稍作停留的時候,吳良將單獨楊萬里叫了過來。
“校尉,啥事?”
楊萬里躬身說道。
“你叫我什么?”
吳良斜睨過來。
為了掩人耳目,這次瓬人軍干脆扮成了一個遷移南下的寒門。
吳良自然是家主,白菁菁被強行冠上了夫人的身份,不接受異議的那種,剩下的兵士則都是門客與傭仆。
“瞧我這記性,家主,家主啥事?”
楊萬里一拍腦門,連忙嘿嘿笑著賠罪。
因為在發掘廣川王劉去墓時表現不錯,楊萬里此刻已經被吳良任命為伯長,雖然不能像正規軍一樣真正統領百人,但享受的俸祿卻是一樣的。
因此這個家伙此刻已經認定了吳良這個老大,對他俯首帖耳。
不過暫時吳良并沒有送他戒指的打算,這個家伙雖然打探消息還算比較靠譜,但距離吳良想要的人才還差了一些。
“我要你帶領十人提前出發前往豫章郡,到達豫章郡之后再往北行進大約200里,先在那一帶探尋湖泊,找到湖泊便繼續在附近打探民間傳聞。”
吳良正色說道,“記住!這次我們要找的墓叫做海昏侯墓,又或者叫海昏國墓園,不論打探結果如何,十日后準時返回豫章郡與隨后到達的我們匯合,到時我會留人在北城門接應你。”
“家主,你這已經說的太具體了,豫章郡往北200里,還有湖泊……這么明顯的特征,我就是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楊萬里拍著胸膛說道,“家主,你曾經肯定去過這個地方吧?”
“管這么多干什么,叫你去你就去!”
吳良瞅了他一眼斥道。
“是,定不辱命!”
楊萬里應了一聲,當即便要帶人準備動身。
“等一下。”
吳良卻忽然又叫住他,沉吟片刻之后道,“打探傳聞的時候順便詢問一件事,當年初代廣川王劉賀死后,他的兩個繼承人,長子劉充國與次子劉奉親也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相繼莫名離世,以至于許多人認為這是上天要斷絕海昏國的國運,最終導致海昏國被下旨除國,你打聽一下民間關于此事有何傳聞,這或許對我們后續掘墓會有所幫助。”
這件事確實很是蹊蹺,歷史上極少有哪個天高皇帝遠的封國會像海昏國一樣命運多舛。
因為在吳良所說的這次海昏國被除國十五年后。
當時的漢元帝終于又想起了這支位于偏遠之地的近親,于是又重新找到劉賀的血脈重新成立海昏國。
可是又過幾十年,又被除國。
再立又再除,如此反復幾次之后,史上終于再無海昏國。
從歷史記載來看,海昏國的命運雖然看似與當局者的想法以及動蕩的局勢不無關系。
但老倒霉蛋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的,反正吳良最感興趣的便是后世歷史中所沒有這些傳聞,多問問總歸沒有壞處。
另外,初代海昏侯劉賀,也就是吳良準備發掘的海昏侯墓的主人也是個傳奇人物。
史載他僅當上皇帝27天就做了1127件荒唐事,因此才被廢掉。
雖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當時大將軍霍光一手遮天,其實是因為劉賀當上皇帝后不聽話,霍光才杜撰了這些事情,以此為借口聯合群臣來廢他,但司馬光畢竟是宋朝的人,他的說法也僅僅只是猜測,到底是否便是事情的真相,同樣還有待考證。
吳良既然來到這個時代,便有資格與機會親自去辨明歷史的真偽,而并非一味信書。
“明白了,家主真乃博學之人,天底下似乎便沒有家主不知道的事。”
楊萬里由衷的拍了一記馬匹,而后麻溜兒帶著人脫離了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