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緊要的時刻,還騰出一部分人力去開墾坡地梯田,也是應募編為輔兵的貧民、奴婢看到希望——也就是即便被堵死在淮陽山里,他們很快也會獲得土地跟住宅。
相比較之下,沈家集的四十多戶、三百口底層貧民、奴婢最好發動,除了每戶分配十五畝口糧田、一套狹小院子外,再照人口每人分給一百斤口糧、一套寒衣、兩斤鹽,都恨不得將命賣給棠邑兵。
而除了兒童及體弱多病的老人外,其他人等,包括四百多戰俘在內,則都趕到山林深處砍伐樹木、開挖礦洞,進行重體力勞動改造。
或許每天都有人承受不住如此繁重的重體力勞動,累死或凍死,但這就是殘酷而血腥的戰爭。
金陵事變期間,王珺在韓謙身邊不是特別自由,但也目睹女營、少年營的組建、運轉,也協助韓謙編寫一系列指導將卒深入浮玉山北麓山區開展工作的各種教材。
現在她對這一塊的事務也是得心應手,帶著思想上還沒能怎么轉過彎來的王樘、霍厲以及香云等侍婢,跟著韓謙東奔西走。
對淮陽山東北坡內部的諸多大小山寨,韓謙也是要馮宣、譚修群、孔熙榮他們區別對待。
地處平易以及位于南淝水河、龍潭河上游主要支流河谷之中的山寨,他們是要堅決的直接掌握控制,要徹底發動底層貧民及奴婢。
而對偏離他們所要控制核心區域的,則可以用軍馬、布匹、食鹽與之交易,購買糧食等他們所緊缺的物資,派將吏過去規勸他們改奴婢為雇傭,減輕底層貧民的地租錢息。當然,對那些態度堅定拒絕的山寨、村寨,也暫時不予理會。
進入山區之中,更多的地方都需要將卒步行,他們手里六千多匹軍馬,就有些多余了,每天還要額外消耗巨量的豆粟喂養。
除了拿這些軍馬與布鹽,跟偏遠山寨交換糧食,對那些積極應募入伍的底層貧民及奴婢,也是將軍馬作為必要的墾耕物資直接分配下去……
到延佑四年元月初六,也是就巢州敵援趕到安豐寨后的第二十天,孔熙榮率部進入龍潭河上游的金曦寨,控制沿龍潭河進入淮陽山腹地的隘口。
而馮宣、譚修群、趙無忌等人兵分數路,沿著南淝水河上游支流,占領、攻陷沿線總計四十七座山寨。
諸路兵馬除了累積近千人的傷亡,分兵控制這些山寨,也攤薄掉近兩千的精銳兵馬。
馮宣、譚修群、趙無忌、竇榮、韓東虎他們手里就剩下一兩百人不等的侍衛兵馬,暫時無力繼續往淮陽山腹地挺進,他們只能先率領剩不多的侍衛退回到沈家集。
退回到沈家集,在侍衛兵馬的基礎上,補入輔兵,又迅速新編出五支步軍營來,以加強北線的防御,迎接壽州軍隨時會殺上來的反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