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逆后徐氏及天佑帝孫楊汾、章新春等逆犯經棠邑送歸金陵受審之事,這時候也在金陵城里傳得紛紛揚揚。
年初三,秦問邀張憲、周啟年前往信王府造訪,主要也是堂而皇之的游說信王世子楊聰。
因為彼此的避嫌,楊聰此時也見不到參知政事一級的大臣,但秦問、張憲、周啟年三人雖然不在大臣之列,但在京中的地位絕對舉足輕重。
對這三人的到來,楊聰也是極盡熱情及禮遇。
既然是游說信王府同意趙臻率部從武關出兵,以便有借口將棠邑軍從鄧均兩州驅趕出去,秦問自然要大談趙臻出兵會給信王府一系帶來的好處。
秦問大談天佑帝早年遷民實邊之事,也不避諱的挑明說朝廷將鄧均兩州直接掌握到手里,第一要條就是仿效當年天佑帝的政策,從內地遷流亡及受災民眾填入鄧均二州,甚至可以接納從梁地南遷的流民。
這樣也方便就地征調兵員,補充出武關對關中用兵的兵力不足。
此時的王文謙、殷鵬二人,都還沒有直接脫離信王府一系,但目前作為侍講及賓客,陪同楊聰居于信王府,平時也是閑云野鶴讀書閑逛,不去管什么差事。
這次秦問、張憲、周啟年登門造訪,楊聰為表示禮遇,特地將王文謙、殷鵬兩個重量級、聲望可以說是能與朝中大臣宿將相提并論的閑云野鶴拉出來作陪。
聽秦問夸夸其談,這兩天又密集的有一些消息傳進王府,攪得人心浮動,王文謙心里多少覺得奇怪,但誰又能想到背后會是那樣的曲折?
王文謙“尸位素餐”,楊聰身邊又沒有真正能判斷形勢的謀士,怎么都想不到背后有這么一張網將他罩在里面,他滿心盤算著趙臻從武關出兵的利弊。
此時叫趙臻率部出武關,承擔起牽制關中敵軍、緩解河洛梁軍壓力的重任,楚州嫡系兵馬是極可能要承擔極大的傷亡。
不過,倘若考慮到鄧均兩州目前就一萬兩千多精銳兵員可以征編補充,后續還將有更多民戶遷過來實邊,即便要承擔極大的傷亡,似乎也不是不能承受。
此時,李磧率兩千殘兵留在商洛(華陽),即便他們不指望能將李磧拉攏過來,但李磧麾下的將卒,其家小多在京畿桃塢集屯營軍府,趙臻真要率部進入商洛,到時候有朝廷的詔令,完全可以直接解除李磧的兵權,將這部分精銳將卒收編到趙臻麾下。
而淮東自請削藩,后續的重點就已經不再是一城一池的爭奪,而要重于養望,倘若趙臻能在商洛站穩腳,將使得信王府的聲勢上升到何等地步?
而新帝與福王年紀幼小,似乎確是很容易染疫夭折,怎么叫人不心動?
再者說,楊聰并不甘愿純粹作為作為一名質子,幽居信王府里,他內心也渴望有閃耀表現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