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袁曹統治區要找到足夠多需求很迫切的好色光棍,實在是難。李素倒是可以用強制手段,但劉備未必支持,朝廷上下也容易不理解,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自愿,免得被政敵攻擊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思來想去,要么從劉備已經成熟統治了多年、人口稠密沒有被戰亂禍害過的地方移民。比如益州其實是最符合底層貧窮男人找不到老婆這個要求的。
說來理由也是可笑,竟是因為益州是漢末少有的191年開始就實現完全和平的地區,后來再也沒打過仗。而男丁的自然出生和撫養率高,那兒確實天然有光棍,畢竟191年出生的光棍,到208年也17歲了。
可惜,益州年輕人之前也多年被劉備以每年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往雍涼、雒陽移民,抵消益州的人口膨脹,所以這個需求已經被緩和了。
李素也不可能五千里迢迢從川中拉人到曰本。
想來想去,他在年關的時候,忽然想到一個來源——那些191年、因為曹操殺陶謙、屠徐州時,被糜竺從海路由徐州老家接到遼東的百姓,如今也已經過了17年了。
當初的移民一代,當然是已經安頓下來了,也不會想再折騰。但17年時間足夠土生土長在東北的移民二代也長大成人了,
而且糜竺是個富商出身,很會經營領地,他跟袁紹虛與委蛇、每年包稅給袁紹五千萬錢的物資助軍,換來了遼東地區一直沒打仗,是個平安種田的世外樂土。
只要不打仗,不瘋狂把男性人口殺少。那么按照古人“孩子多了就淹死女嬰,留下勞動人口”的殘酷劣習,加上古人能納妾,富有階級會占有更多女性,底層窮男找不到老婆的矛盾,就必然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尖銳。
于是乎,李素就把目光盯向了這批“祖籍青徐、但本人出生在遼東的”年輕新東北窮人身上。
相比于生長在青徐的父母,這些人是把自己當成東北人的,也就沒那么對中原戀棧不去,畢竟糜竺治下的東北,很多也都是最近十幾年剛開荒出來的,原本也被認為是蠻夷之地。
從一個蠻夷之地移民到另一個蠻夷之地,還能發老婆,留在老家還沒老婆,這就沒什么可抵觸的了。
最后,李素都沒有讓朝廷中樞掀起波瀾,只是給劉備秘密上表,表示這事兒可以不出亂子、你情我愿地辦成,不擾民,都是百姓自愿的,只要跟糜竺通個氣就行。
劉備一看不會造成朝中物議,可以大事化小解決掉,也就順水推舟了。他給的旨意是“只要糜竺能自愿組織好這事兒,就準丞相自行裁定”。
糜竺那邊可行就可行。
糜竺那邊當然可行,事情也就辦成了。
李素從東北找了四五萬血氣方剛的移二代光棍,而且普遍是家中的次子、已經有兄長可以留在中原贍養父母那種,不用擔心分家的,走的時候還可以給父母兄長一筆安家費補貼,到了之后則在曰本給他們本人分田地分女人,皆大歡喜。
事成之后,李素自己回頭想想也挺諷刺的:歷史上,后世曰本人侵略華夏,都是把曰本剩余的人口拼命往東北移,現在輪到他把東北漢人反過來往曰本移了。
而且過程中并沒有任何報復或者惡趣味的考量,完全是公事公辦、實事求是,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