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大礦不提,俄國自彼得后就實行的農奴定期去工廠服役的制度,使得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都需要進口俄國的生鐵。
但,歷史總是這樣的。
因為有重商主義個航海條例,所以保護了北美從一片荒蕪中發展起來了工商業,沒有在起步階段就被荷蘭的羊絨、法國的酒、北歐的鐵、俄國的皮所沖垮。
然而,因為發展起來了,所以現在他們已經不再滿足狹窄的英倫市場,資本已經積累起來了、產業已經發展了,需要更大更廣闊的市場,于是,重商主義和航海條例,卡在了一個微妙的閾值上。
到現在為止的這個閾值,是有明顯的南北分界線的。
北方州,單就此時,可以明確地說,就是航海條例和重商主義的受益者。
南方州,單就此時,可以明確地說,就是航海條例和重商主義的受害者。
北方州的工商業,沒有早期的關稅保護,會死。
為什么一般以1750年作為這個得利還是受損的閾值
從大環境上,1750年代,英國正式消滅了自耕農,工業開始了大發展,倫敦的工業開始需要市場和原材料,并且試圖占據高端市場。
其標志,就是1750年的鋼鐵法案,要求北美不得發展金屬切割業,但鼓勵北美發展冶鐵業。
英國的法,都是留漏洞的。
比如說,大順走私集團仔細研究過的曼徹斯特法案,不準生產純棉布,但是如果往里面加了麻或者毛,哪怕你加一根呢,理論上那也不是純棉布。
同樣的,鑄鐵、造鍋、鐵壺等等這些東西,是鋼鐵切割工業嗎顯然不是,切割鐵業,是此時的技術上游,高利潤高附加值產業,并不是說不準冶鐵煉鋼。
比如“北美鋼鐵公司”,就是這個法案出臺之后,倫敦的金融資本在賓夕法尼亞投資的,而且一次性就投資了230萬兩白銀。
北美十三州不想做產業鏈低端,不想做原材料產地,想搞高附加值產業,當然是正當且合理的。
以進步的視角,劉鈺連大順自己的西洋貿易公司和東洋貿易公司都反對,要不是為了強加給他們訓練水手、強制他們造遠航船加強戰爭潛力的目的,他肯定是要狂噴這種模式的。
但是,北方州現在的現實,是大順這邊的貨物源源不斷地以“北歐工業品”的名頭,往北美送。
北方工業發達的州,或者說北方的工業資本集團,受到了“北歐”工業品的極大威脅。
廉價的曼徹斯特同款以假亂真的摻了羊毛的布匹。
棉布。
瓷器。
絲綢。
鐵器。
黃銅。
木器。
漆器
幾乎是全產業的沖擊,甚至包括火槍。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處在閾值的,即將要向產業鏈高端和高附加值產業轉型、已經不滿足于英國這個狹小市場、重商主義已經反過來損害生產力進步的北方州,自然是有想法的。
是擁抱自由貿易,被東方呃,“北歐”工業品,沖死
還是擁抱重商主義,搞帝國內貿易循環
歷史上原本最反英的北方州,在大順,或者說在大順勤勞的勞動人民的沖擊下,反而反動無比地除了馬薩諸塞州支持英國的重商主義和航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