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方州,也就是歷史上親英派和反英派,能各自拉出來民兵開戰的那些州,則更加混亂。
這是經濟基礎決定的。
南方州是種植園經濟,種煙草、靛草、大米、棉花等,是黑奴和白人契約奴種的,都是市場的緊俏物資,是歐洲蓬勃發展的手工業急需的原材料,但因為航海條例,他們只能先運回英國銷售,不得私自往歐洲他國賣,他們沒有重商主義高關稅,一樣活得好好的、甚至其實肯定比現在好。
倫敦的金融資本集團,也更喜歡控制南方各州,并利用海航條例和重商主義的片帆不得下海私與他國交易的政策,獲得了金融資本對種植園產業實質上的控制權。
北美十三州一共欠了倫敦金融資本家1500萬兩白銀,其中的1300萬兩,都是南方的種植園主欠的。
最基本的套路高價收一波,為莊園主貸款,你看價格這么高趕緊多買奴隸多開土地擴大經營啊,缺錢我借你然后,降價。
如此,既拿到了利息,又可以低價拿到廉價的原材料,回到倫敦后賣掉,一田兩吃。
而且,還有地產和奴隸抵押,也不怕將來不還錢。
但是,這些種植園經濟,在政治上,是偏向于保守和封建的,他們的道德體系也是偏向于封建時代的君臣倫理的。
比如說,封建特色的嫡長子繼承制這是法國大革命廢除的重要的封建法,和進行反封建的文化的革命、塑造資產階級的文化的大革命的標志。
對于莊園主來說,他們會支持“諸子都可繼承”,還是會支持“嫡長子繼承”
10000畝的種植園,分分分,分成后代一個孩子20畝地一頭牛
還是支持嫡長子繼承制,聚集資本,繼續擴大產業
這是其政治傾向上的問題,很簡單,就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又塑造了文化、道德、政治傾向等。
對于英國本身,他們倒是不怎么反,親英和忠君的比重較大這里面,還涉及到英國政府對種植園的補貼,比如一些產業,如被大順和法國壟斷的靛草,英國這邊是有農業補貼的。
但是,南方州的大部分人,他們反對英國的重商主義政策。
煙草在歐洲需求量激增,連他媽的西班牙人居然都能種煙草掙著錢了,這些南方的種植園主卻不能自己賣煙,只能把煙賣給英國運回倫敦,他們覺得要是放開自由貿易,他們能多賺30。
再者,航海條例導致的金融資本和封建行政壟斷權聯合,一起壓價,種植園主也真的是受不了了。
然后,他們想種橄欖、棉花等,往南歐賣,往法國賣,英國又不讓。
再再然后,英國這一次在西非肯定是完了,奴隸貿易肯定易手了。跟著英國混,種地吃虧不說,日后買奴隸只怕都成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而對南方種植園產業而言,我有整個歐洲當市場多好我憑啥只能賣給英國煙草、棉花、橄欖、牛馬、靛草這些東西,誰不要大順的特長是賣手工業品,他們可沖擊不到這些原材料。我能賣高價,買更便宜的棉布瓷器絲綢奢侈品,我為啥不擁抱自由貿易
北方的工業資產階級,鑒于大順這幾年走私的過于猖獗,沖擊忒大,他們越發體會到,航海條例和重商主義,是保護他們的有得有失,相對于英國的吃點肉自己啃骨頭,沒有大順走私的時候自然不滿,可如今大順這幫人能把棉布賣成這個價,這他媽是讓他們連骨頭都啃不著啊。
除了這些典型的產業導致的經濟基礎對親英、反英、親自由貿易、反重商主義的典型外。
還有另一部分人,則是一種怎么說呢,算的上是“商業資產階級無祖國”的典型代表。
比如走私販子。
其典型人物,如集著名的慈善家、血腥的奴隸販子、偉大的商人、無恥的走私販子、被法國的宗教政策迫害的知名受害者、為敵國海軍魚和補給品自由貿易主無國界義者、波士頓法尼爾廳的捐助者、自由搖籃的建造者等等頭銜于一身的彼得法尼爾。
他們這些大商人的態度,其實都挺曖昧的。
怎么說呢,走私販子,尤其是關系硬的走私販子,是喜歡高關稅和重商主義的。
自由貿易、或者降關稅所傷害的,恰恰是走私販子波士頓傾茶事件,是因為茶稅降了,正規海關茶比走私茶便宜了,所以才要傾茶。
所以,走私販子支持自由貿易嗎
顯然,他們其實并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