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第二道壕溝里的主力,也已經開始集結,并且按照參謀部早已經預先定好的戰術,沿著壕溝向兩翼集中,準備反擊。
戰斗工兵的那些火力支援連隊,也就是配備變種虎蹲炮,或者也可以叫小口徑開花彈臼炮,或者叫原始擲彈筒大順一開始選擇的、與歐洲同步的、長得類似胡思手炮的碗口槍,算是原始槍榴彈,而顯然這個時代不好用,反倒是這種原始迫擊炮或者擲彈筒,效果顯著。
的確,打不準,打不遠。
但問題是,這個時候的滑膛槍,也打不遠。
這些部署在二線的輕便小臼炮,開始朝著第一道防線的壕溝位置,拋射那些點燃了引線的手雷,不斷地炸出火光。
如果平原野戰對射,這玩意此時能被對面的騎兵或者實心炮或者步兵打出屎來。
然而這不是平原野戰對射,而是為此而生的圍城壕溝戰。
狹窄的地形,故而讓大順這邊的進攻渾身難受,無法在地峽展開兵力,還要防備石山上的英軍炮擊,只能選擇用浮動炮臺在海灣方向做出大規模進攻的態勢。
但同樣的,狹窄的地形,也讓英軍無法展開太多的兵力。
攻,又頂不進去。
第一道防線壓根沒多少人,占了第一道防線之后,二道防線的主力也都蘇醒過來了,奇葩的炮彈、燃燒、詭異的高拋彈道,使得英軍根本無法繼續進攻。
守,又守不住。
有大炮和散兵駐守的環形工事,卡在往第二道防線去的運兵構旁。
被切割的地形,要是大規模使用兵力,要么被大炮穿糖葫蘆、要么近距離被霰彈噴一身。
靠個人勇武突擊,那些蹲在環形工事里的散兵,不斷地開槍擊殺。還有里面的工兵往外扔手雷。
找自己的擲彈兵投擲手雷
壕溝在面對環形工事的方向,壓根沒有折線和之字角,無法藏身。
不藏身,站在外面點手雷,往里面扔,這年月的手雷死沉,扔不了多遠,而且站在那點火散兵就會點殺。
不管那些環形工事,越過壕溝,在平地上繼續往前沖
前面有第二道防線、身后有部署大炮和散兵的環形壘,還是不行。
好在英軍的軍官也非無能之輩,明白現在當務之急,是先攻下一兩個可惡的環形壘,才算是真正突破了大順這邊的第一道防線。
事已至此,也只能咬著牙,指揮著各自的連隊,頂著鉛彈和炮擊,朝著中間的兩座互為犄角的環形壘沖擊。
htts:book101016812050597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