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順必須要拿自由貿易這個大義,要把荷蘭作為歐美洲口岸商埠。否則很容易出現歐美一群人,拿著“反對專營權、反對壟斷貿易”的口號,來砸中國貨。
北美市場潛力巨大。
不敢說太大,最起碼,養活半個湖北轉型種茶葉,讓湖北那些山區的百姓過上種茶葉的好日子,總還是可以的。那些山區種糧食根本不適合,種茶葉卻正合適。
要防的,恰恰就是一些人,打著大義的旗號,最后把茶文化弄成咖啡文化,那就賠大了。
而這種輕奢侈品和嗜好品,一旦被替代,是無法甚至很難被扭轉過來的就像咖啡不能在大順替代茶、茶也不能在法國替代咖啡一樣。
而且,大順想賺錢,就得拿到定價權。
不搞口岸對口岸貿易、搞荷蘭做歐洲窗口的“假自由貿易”,才能拿到定價權。
簡言之,歐洲統一東方貿易品關稅。東方貿易品的關稅定稅權,既不在英國手里,也不在荷蘭手里,而是在要攏在大順手里。
由英、法、荷、奧、俄等國,共同派人監管,自由貿易,但關稅統一,按照各家份額分關稅。
這當然是“假”自由貿易,因為各國必然都試圖自己人賣到自己家拿到更多的關稅,而不是英國船可以隨意去法國賣、法國船可以隨意去俄國賣但,世界上,有真正的、如同真空球形雞一樣的真正自由貿易嗎
且只有這樣,才能是各國都能接受、且北美那群商人也能接受的條件。
北美商人對航海條例的態度,一定要注意,他們反一半、支持一半。
他們不反航海航行法,因為這保護了他們不被荷蘭法國瑞典西班牙的商船打爆;他們反對商品列舉法,因為這損害了他們直接去歐洲賣貨的利益。
既要讓英國接受、還得讓北美接受、還要保住茶葉的潛在市場不被咖啡替代、還要不要引發反茶葉反棉布就是愛自由的情緒,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與此同時的北美,伴隨著巴哈馬會面和南部突襲種植園,十三州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開始朝費城聚集。
為名者,都知道這件事至關重要。不能在這場和“敵國”一起協商的會議上露面的,也就徹底斷送了日后弄潮的機會。
為利者,都知道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確實很重要。
一時間,北美十三州的風云人物,齊聚賓夕法尼亞。
奴隸販子、私掠船主、走私商人、種植園主、奴隸主、地主、土地投機商、軍功貴族圈地者、牧師、律師、醫生等,皆匯聚于此。
共濟會、教會,在這里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因為各州利益不同,只有共濟會和教會,算是在各州都有團體的組織。
這些人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吵架。
各州的利益區別巨大,不吵架是不可能的。
說句難聽的,莫說這些本來就松散的殖民地,就說滿清這種壓抑的君主制帝國,圍繞著對外貿易口岸設在哪,福建、浙江、廣東,從施瑯私下出賣主權和英荷接觸希望把口岸設在福建到后來的寧波私降關稅爭取貨船,明里暗里斗成什么樣了
吵架的關鍵,倒不是要不要召集民兵反對大順登陸費城、也不是爭吵這時候和大順接觸算不算賣國。
吵架的重點,還是在于當初奧爾巴尼會議打下的底子。
富蘭克林建議組織一個總議會,各州一起出錢,得養兵。因為華盛頓在西北被印第安人暴打,44、48這兩個愛爾蘭團直接被打崩了,太嚇人了。
可還是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