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狗屁的百代皆行秦法,大明大順這樣的破落戶,也配說自己行的是秦法
讀懂了這些法令。
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北美那群人,對“自由”如此的向往。
為什么會英國派人統治北美,是那樣的恐懼。
為什么富蘭克林希望把賓夕法尼亞變成王家殖民地,本來是為了更好地處理稅收和分地問題,結果賓夕法尼亞的百姓,寧可讓賓家族繼續當賓州的大地主,也反對富蘭克林讓賓州變王家殖民地的想法。
甚至可以說,此時的英國,于法律上,嚴苛到無以復加,各種鼓勵舉報、鼓勵舉報者分享罰款。
于經濟上,是地球上距離管子里面那一套東西最近的國家。
沒有之一。
了解了這個大背景,才能理解,為什么說輝格史觀是叼飛盤的,我牛是因為我的政策對;而自由貿易理論,是反英國體制的,認為英國做的一切都不對。
如果,把自由貿易理論,理解成“對英國成為日不落的解釋”,那恰恰是反了。
自由貿易理論的出臺,恰恰是“如果英國不管這么多,英國早起飛了,肯定比現在飛的更高”。
雖然,以劉玉的三觀來看,會覺得純扯犢子。
要是英國不這么搞,英國不是起飛了,而是英國早炸了。
從羊毛到呢絨、從造船到制糖、從棉布到骨瓷,真要是沒有保護和限制,早就被沖爆了。
真要玩自由貿易,你英國的航運業,何德何能與海上馬車夫荷蘭競爭
你英國的紡織業,何德何能與印度競爭
你英國的羊毛質量,何德何能與西班牙競爭
甚至,你英國的蔗糖業,何德何能與法國競爭
連亞當斯密,這個真正的此時代的英國人,都說,英國的蔗糖業無法和法國競爭。
因為蔗糖島嶼殖民地對奴隸給予些微保護,使不大受主人侵凌的法律,似乎在政治十分專制的殖民地上專制的法國,比在政治完全自由的殖民地上,可能施行得更有效些。
在設有不幸的奴隸法規的國家比如法國,地方長官在保護奴隸時,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主人的私有財產管理。
在自由的國家,主人或為殖民地議會代表,或為代表的選舉人,所以地方長官,非經充分考慮,不敢干涉他們。地方長官不得不把他們放在眼中,這樣就使他難于保護奴隸了
法國政府的專制的特質,使得他們對于黑奴,能有更好的管理方法,給予奴隸些微的保護,使不大受主人侵凌
總之,出臺法律,不讓上層無底線的壓榨下層,是專制。
而,不敢干涉,上層就是地方豪強,不能干涉主人對“私有財產奴隸”的處置,是自由。
所以,在啟蒙時代,讀到諸如“自由”、“專制”之類的詞的時候,一定要先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理解的意思、以及自己為什么腦子里一下子就冒出來了思想鋼印覺得就是自己理解的那個意思。
以及,為什么說,法國的高等法院,在面對“清查田畝”問題時,他們說這違背了自古以來法蘭西的自由的傳統,這里說的“自由”,并不是哲學意義上的自由。
英國人為什么能寫出來里維坦
逃離到北美的人,為什么這么恐懼英國的直接統治
為什么英國能把財政,收到gn的135,而法國連一半都做不到;中原的大明別說gn的135,能不能收上來135,都難說。
為什么在1700年代,就開始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自由貿易的思潮
為什么說這一次提出的六條建議中看起來最離譜的兩條,在英國會有廣泛的受眾,且包括英國國王在內都不覺得這太過驚悚
原版的國富論,到底是解釋現實的還是想要改變現實的
原版的國富論,到底是因為英國有自由貿易,而出書證明自由貿易就是好的還是因為英國簡直走向了自由貿易的絕對反面,所以才要出書來宣揚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