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按照國富論原版,說北美殖民地為何富庶的時候,有這么一條原因
在賓夕法尼亞,取消了長男繼承權,土地象動產一樣,平均分配給家中一切兒女
新英格蘭三州的法律,和摩西律一樣,允許長子得雙份但只要經過一兩代,土地又可能充分分割了,分給家中一切兒女
那么,大明也好、大順也罷,翻翻史書就知道,在民間,本來就是均分繼承法。
往往是大地主經過幾代人后,都變成了小地主,然后再變成自耕農
顯然,要劉玉要歪經的話,他完全可以把原版國富論的諸多內容,和大順的諸多政策一一對照。
實際上,也基本差毬不多。
土地買賣、土地私有這些玩意,玩的早多了。
他可以舉出無數的例子,只要稍加扭曲。
至于他自己信不信
只能說,劉玉的改革,全盤照著“原始積累”這四個字來,是搞重商主義和科爾貝爾主義最狠的。
能狠到連對日貿易的商船大小、規格、炮數、船長的學歷資格都有嚴格的控制。靠這日本的鎖國心態、和德川幕府想要壟斷貿易獲利的心態,兩邊聯合對“自由貿易”突破大順嚴苛壟斷專營權的“自由的英雄販子”進行殘酷的打壓。
他不是不信,其實他挺信的,至少在這個時代,他比多數人相對而言更信。
只不過
在國內,信這一套,頂不住土地私有加排他性所有權買賣,導致的土地兼并、治亂循環,200年來一波大起義。
靠念經,不能念的百姓們都做乖乖餓殍,維系自由交易的神圣性。
在國外,信這一套,頂不住英國自己出臺棉布禁止令、法國行政命令要求法國東印度公司最好不要進口漆器絲綢,使得大順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靠念經,最起碼,不能把英國的棉布禁止令、茶稅、麻、絲、帆布、松柏油、靛草等列舉商品補助金辦法給念沒了。
正因為他信一部分,所以他才能照著思路搞出來這個國富論20s版,給英國開了這么一個藥方。
而這個藥方里,關于讓英國“加大貿易逆差”、“爭取二十年內把國內白銀流出三分之二”的建議,又可以用一個更高維度的視角,來獲得英國人民的支持。
正如原版國富論里,亞當斯密狂噴英國的角度
這套體系的設計者,不難于確定。我相信,那決不是消費者,因為消費者的利益全被忽視了
那一定是生產者,因為生產者的利益受到那么周到的注意消費者或不如說其他生產者的利益,就為著制造業者的利益而被犧牲了
消費是一切生產的唯一目的,而生產者的利益,只在能促進消費者的利益時,才應當加以注意。這原則是完全自明的,簡直用不著證明。
既然,消費是一切生產的唯一目的。
那么,英國這些年積攢的這么多白銀,為啥不全消費了呢
為啥不通過降低關稅、甚至取消關稅,讓廉價的大順棉布、法國葡萄酒、法國糖蜜、西班牙煙草、大順瓷器、北美糧食等,瘋狂涌入,從而提振英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呢
使得10磅的家庭,過上原本30磅家庭的生活,豈不美哉
怎么說,也攢了150年的家底子。
只要放開,幾年之內,這種吃家底子的辦法,一定會讓多數人滿意,甚至許多年后還會有人懷念這段吃家底子的時光,譽為黃金時代呢。
從西班牙開始發鈔開始,英國苦了150年、干了150年,積累的家底足夠厚了。該好好消費了,爭取二十年內,把積攢了150年的白銀都花出去。
這對于多數英國人來說,是充滿誘惑力的選項。
而反對者反對者,也就是英國的新興階層、新貴族、工業資本家,被大順的工業資本,打的快死了,他們已經沒有多少力量來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