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販子的屁股坐在哪
走私販子,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本國之重商主義、關稅保護,才是有利于走私販子的。
走私販子,一定會反對自由貿易。
因走私而導致的原材料成本高于正常納稅地,也一定要反對自由貿易。
自己的優勢明明是走私販子、逃避關稅導致成本更低的那批人,卻以為是關稅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這就是典型的腦臀分離。
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優勢,卻把因為別人交稅而自己不交稅導致的優勢,理解為自己更努力、更有天賦這就是非常可笑的。
而說刻舟求劍,就是這么回事。
還是那句話,33年的,北美根本吊毛的稅都收不上來,反倒是英國那邊緝私的厲害因為畢竟本土,那么33年在北美有名無實、但在英國卻名副其實的,到底是有利于新英格蘭的朗姆酒產業還是有害于新英格蘭的朗姆酒產業
而如今,大順這邊,高喊著“自由貿易”。
劉玉這邊借英國人的嘴,拿出來了。
而劉玉是讀老馬的書的,老馬說過,墾殖殖民地的痼疾之一,就是短期內無法做到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使得工資勞動者數量少、價格高。發展資本主義,在人口達到一定閾值之前,是非常艱難的。
而英國,已經通過圈地運動,完成了生產資料和勞動的分離。
真搞自由貿易,北美是搞不過英國的。
這是大道理上的問題。
具體到小道理、具體的細節。
大順要搞的所謂的“自由貿易”,是要把荷蘭,打造成歐洲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運中心”、“全歐洲的東西方貿易海關口岸”。
三角貿易的工業品份額,是棉布占到六成以上。
那么,當真的搞自由貿易了,英格蘭本土也能買到低價的無關稅糖蜜了,英格蘭還因為大順的貿易令使得大量本土產業崩潰制造了大批的潛在工資勞動者,朗姆酒又不是啥高技術產業英國自身的技術積累也很強。
那么,顯然,朗姆酒產業為什么不向“距離煤區更近、運河修通后交通更方面、大量潛在工資勞動人口、有發達的航運業基礎、是奴隸貿易的中心集散地”的利物浦轉移呢
而棉布等工業品,又是在荷蘭刷新的。
那么,利物浦的商人,有什么理由,不會因為距離荷蘭更近、本地朗姆酒更便宜、處在“規范”的三角貿易航線上有洋流和季風優勢等原因,而徹底將新英格蘭的朗姆酒產業擠死呢
所以,富蘭克林的講理性、講科學,在這里反而成為了一個微妙的缺點。
講理性、講科學,好得很、非常好。
但怕就怕,講理性、講科學,講到刻舟求劍、講到只考慮單一變量、講到完全沒有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些概念。
自認為自己在思索動態的世界。
實則其思考的,是靜態的世界。并在靜態的世界中,搞個變量,卻認為其余事物不會變。
這就是這一次,對大順而言,英國這邊讓富蘭克林來溝通北美的最大優勢富蘭克林崇拜理性、崇拜科學,但又不理解什么叫資本主義,視角過于靜態,缺乏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方法論。
當然,他要是不講理性、不講科學,反而也不好。
在東海岸的富蘭克林,正忙著在第二次費城會議上,照著國富論20和奧爾巴尼會議精神,構建北美政權的時候。
西海岸,在一些基本理解了老馬講的“資本主義是怎么來的”、但卻不可能知道“資本主義是怎么沒的”的一群大順新學派的人的參謀制定下,大順已經開始為系統地美洲西海岸移民打造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