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這邊雖暫時還不至于如此,但底層的生活,也確實不如在這邊做苦工、種土豆的日子過得好。
維倫德里不是大順人,也沒有在中原生活過。他不可能理解大順百姓的移民熱情,也無法從物質層面理解這種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移民潮。
畢竟,他出生在北美。
物質決定意識,他自小就壓根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沒有土地呢難道不是只要肯勞作,就有的是土地嗎
更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愿意為了區區3阿彭特的土地,就愿意遷徙至此。
即便說,長大后,從理性上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一些刻在骨子里的意識,讓他理解一些東西,仍舊是很難的。
在詢問了一些關于這里的勞工在家鄉時候的勞作和苦難后,維倫德里又問道“那么,您說您的妻子,在家鄉的時候,被集中起來生產棉布,以補貼家用。可是,在這里,我并沒有看到種植棉花的。那么,您的妻子現在在做什么呢”
雖然,按照大順的習俗,外人問自家老婆現在干嘛,是挺不禮貌的事。
但鑒于吸了別人一支好煙,搓酒渣的雇工也就沒有過于不爽,回道“如今這邊也在養羊、種亞麻。”
“聽說,從羅剎國那邊弄來了一種梳亞麻的機器,之前在關東就有人用了。我那渾家如今正在工場里,學著怎么織亞麻和羊毛呢。”
“聽說,以前也沒有棉花。既是會紡棉花,那么織亞麻、羊毛,料也不難。”
“她織布,我做工。將來我耕田、她紡織。將來是有好日子的。”
維倫德里點點頭,對這件事越發的不太理解。
法國是個重商主義色彩十分濃厚的國家。
歷史上英國更別提,什么所謂馬爾嘎尼訪華帶來蒸汽機什么的,純粹是壓根不知道英國的政策,腦補出一個開明、無償引領人類進步的民族勾畫出來的。
技術往外帶,抓著是要殺頭的。甚至之前連羊毛私自往外運,那也是第一次砍手、第二次直接掛十字架上風干的。
美國的“工業革命之父”塞繆爾斯來特,可是靠著腦子硬生生學會了技術,喬裝打扮又找人偽造了農民的身份,這才把水力紡織技術帶到北美的。包括后來美國一些地區的食物習慣,基本很少見羊肉,也和呢絨業重商主義政策有很大的歷史關系。
當然,此時整個歐洲的重商主義色彩都非常濃。
重商主義色彩濃,也就意味著,殖民地存在的意義,是單純的傾銷地。
然而,聽這些人這么一說,似乎大順在北美這邊的政策,竟是要完全地鼓勵工業發展,并沒有設定諸多限制。
至少,看起來,將來這里不但要釀酒,甚至還要搞紡織業。
雖然這里種不了棉花。
但是大順朝廷卻在這里開始鼓勵養羊、鼓勵種亞麻了。
這也讓維倫德里這個法國人,感到相當的不可思議。
一個是,如果殖民地的產業能夠自給自足,那么發展殖民地的意義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