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在那本名為由制糖業問題引出的經濟上的思考中。
這本小冊子的背景,是拿破侖戰爭期間,英國海軍封鎖了法國,法國原本發達到逼著英國搞出來糖稅法的加勒比制糖業的糖,來不了法國。
于是,拿一發動了替代運動,讓法國種甜菜疙瘩榨糖。畢竟,法國本土這氣候,種不了甘蔗。
拿一被流放后,封鎖解除,加勒比的制糖業又能向法國本土賣糖了。可,法國本土的甜菜疙瘩制糖業也發展起來了。
保西印度資本的利益
還是保法蘭西本土資本的利益
鑒于法國的傳統比如,之前引發了北美走私糖蜜問題的根源,即法國保本土的葡萄酒、而放棄了西印度資本的利益不準他們生產朗姆酒,導致法國糖蜜價格極低,也導致了北美走私販子和北部州工商業的起步很自然,這又扯到了“自由貿易”、“關稅保護”的問題。
以及。
在本國內,畢竟,西印度那些島也是法國的、經營者也是法國人。
在本國內,如果出現了產業沖突的時候放在大順,就是松蘇利用印度棉的紡織品、和湖北用江漢棉的紡織品是保全本土產業鏈的弱勢方還是保以殖民地為原材料供應鏈的強勢方
要不要給“法國的西印度的糖,加關稅,來保護本土的甜菜產業”
放在大順,就是“要不要給松蘇的棉布,加子口稅,來保護湖北的棉紡織業”
這,是拿三的甜菜疙瘩問題的第一個思考。
第二個由甜菜疙瘩引出的思考,則更為有趣。
由甜菜、榨糖、種植業、農民、工人、土地、機器這些東西,引出的另一個思考。
即大工業和農業是不同的。
如果爆發了革命或者起義,那么,土地資源尚可在革命后分割,如法革舊事
可大工廠的機器是無法分割的,否則每個人手中都只是一堆破銅爛鐵。
如果在工廠時代,爆發了革命或者起義、亦或者趕上了經濟的動蕩周期,該咋辦呢
工業發展,是正確的,而且顯而易見當然是正確的
但工業發展,是不是一定要走大工業路線
是不是,可以走分散的小工廠的路線遍地開花的小工廠的制造業,不是集中在大城市,而是分散在各個市鎮
如此,既發展了工業
勞動者,也更容易在工人和農民之間轉換身份。當工商業遭遇危機周期時,勞動者也可以下鄉去避難,躲過動蕩周期
當然,這就是圣西門主義空想的問題,也是法國本土的社會存在和經濟基礎的現實。以及為日后法國沒走完壟斷和大型煤鐵聯合體這一步,以至于混成了高利貸帝國主義埋下了伏筆。
但在大順,尷尬的地方在于南通的“偽男耕女織”模式的家庭鐵輪織布機的紡織業發展,恰恰似乎走的是和拿三差不多的思路,至少,看上去是挺像的。
當然,本質上是不同的。這里面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對現實的妥協、對舊勢力警覺的權宜之計;另一個,則根本就是把這一切,視作未來。
拿三之所以這么想,還是老馬那句話用小農、小生產者的青春版思路,來解決小生產者已經衰亡的現實問題。即,遇事不決,就分田。再用分田的思路,琢磨大工廠,發現無解,總不能把大工廠都拆
成零件吧
所以,老馬說,拿三的想法,就是一旦涉及到生產關系、所有制的時候,泡沫啪的一下就碎了,因為他不敢碰所有制問題,也不敢碰生產關系問題為啥一定要把工廠拆成零件為啥一定要用分地的思路去琢磨大工廠的問題
而由法國的甜菜疙瘩,和法國殖民地的甘蔗,所引發的第三個思考
應該說,這才是關鍵的做“進步的皇帝”、“全民的皇帝”、“小農、失業者、貧困者的皇帝”的關鍵。
即自由貿易信徒所鼓吹的本質,其實以本國勞動者為代價而保護消費者,總的來說就是對富裕階層有利,對貧困階層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