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是講自由貿易的、也是講相對優勢絕對優勢的。但是,即便說,鈔關什么的全部取消,那么“山川河流和距離”導致的“運輸成本”這個“天然關稅”,除非大順有移山填海之能,否則是無法解決的。
是以,大順本質上內部是自由貿易為主。
但,表現出來的,又是遍地開花、手工業全面發展、相對優勢地區之前又不太明顯的一種狀態。
當然,這是之前的問題。
伴隨著鐵路、火輪船技術的運用,大順內部就不得不考慮“子口稅”的問題。
以前,是靠大自然的偉力,來做天然的“關稅”。
但現在,大順雖然沒有移山填海,卻征服了上古植物的尸體內蘊含的力量,火輪船正式向“順流而下”這四個字,宣戰了。
所以,國內的問題,也就一下子嚴峻了。
簡單來說,過去來說,是松蘇地區的棉布,的確有相對優勢。但可能,生產成本10塊錢,運輸到湖北的成本15塊錢,那么湖北地區只要把成本控制在24塊錢,根本不需要地方保護主義,也一樣可以發展。
但現在,一方面殖民地掠奪和技術進本,讓生產成本降到了5塊錢;另一方面,火輪船等即將使用,逆流而上的成本大為降低,運輸成本可能也就要5塊錢。
那么,這就意味著,原本湖北地區24塊錢成本的棉布,除非降到9塊錢,否則這些人就得失業。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亞當斯密,是用歐洲、大西洋、地中海和海運的社會存在,拿出了自由貿易理論。
在他的自由貿易理論中,并沒有過多地涉及“物流成本”這個問題。
但是,這不代表他的學說就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他在手工業時代末期、以歐洲海運的物質基礎,得出的這個結論,雖然欠缺了過多地考量物流成本、和超千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帝國的問題。
但是,不久之后,人類征服了自然,驅動著上古尸骸的力量,用火車、輪船、鐵路、公路。
使得自由貿易這個概念,超出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范疇。
是輪船、火車、鐵路這些高效的、亞當斯密根本沒見過的運輸手段,讓自由貿易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一種可能。
否則,他這個理論的適用性,或者說在此時物流運輸能力條件下的適用性,是有問題的。
就像是拿三的甜菜疙瘩問題。
拿三擔憂馬提尼克的甘蔗,影響到法國的甜菜。
而馬提尼克在哪距離法國幾何
平移到大順,相當于伊犁河谷到蘇北的距離,甚至更遠。
但在歐洲、在海運的基礎上,拿三擔憂的不無道理,并且法國本土的甜菜種植業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在大順。
假設,西域的伊犁河谷種植了上等的棉花。
就現在這個交通條件、運輸能力,那么等距于馬提尼克到巴黎的蘇北兩淮鹽墾棉花種植區,會擔心伊犁河谷的棉花影響到他們的收益嗎
顯然,就現在這個交通和物流狀況,別說伊犁河谷的棉花,就他媽的截一半陜西種棉花,蘇北的棉花種植園也不會感到絲毫的憂慮。
作為大順的人,尤其是經歷了這二三十年變革的人,記憶最深的、或者說對大順經濟格局影響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