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意識上,還需要啟蒙。需要理解啥叫私有制、啥叫自然秩序、啥叫國內的自由貿易。
所以,在法國,是“辭藻勝于實質”。
法國為什么之前沒有出現過現在這種類型的全國性的混亂和面粉戰爭
因為之前,光是和面包、商會、城市面包行會、區域封建等相關的、穩定面包價格的法令,就有七八十條啊。
為什么會出現全國性的混亂
重農學派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地方的各種區域性法令、行會、壟斷,用糧食做自由貿易自然秩序的樣板。
因為豐收地區的底層,也不想讓本地的糧食往外運,這會導致糧食漲價。
所以,饑荒的地方,囤貨居奇,老百姓反對;豐收的地方,囤貨收購,拉高糧價,老百姓還是反對。故而才出現了法國之前壓根沒經驗的全國性的糧食問題。
這既可以說是法國重農學派的幼稚病腦子抽了吧糧食你也敢完全的自然秩序,而且還在那大放厥詞滴滴咕咕說不要干涉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吧
也可以說這反應了法國農業才是最主要的產業的現實,別的玩意兒改不改的意義不大,量太小。
而在大順。
因為鐵路的修建、火輪船的應用,但并不需要重農學派的啟蒙,因為重農學派的那些東西大順這邊被當做是“理所當然”的,我從濠州販棗子去東京城,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沒聽說濠州有法令說不準運棗子去東京城啊。
而鐵路的修建、火輪船的應用,使得大順出現了一波可能波及全國的混亂。
因為以前只能從濠州販棗子推著小車去東京城,而現在可以販棗子坐火車去五國城了。
之前大順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國內市場”的基礎,法理上的國內市場、實質上的區域市場。
而火輪船和鐵路的出現,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國內市場,成為可能。
也即是說,大順不需要重農學派給人啟蒙,因為大順朝廷從來沒禁止過,比方說江南的糧食不能往陜西賣。商人不從江南拉糧食去陜西賣的原因,不是朝廷的法令阻礙國內統一市場,而是因為千里不販糴的商業規律。
故而,在大順,是“實質勝于辭藻”。
當然,這里面最終的問題,還是物質基礎。
法國沒有農業革命、沒有勞役修路、沒有西歐沿海地區工商業的發展,也就不可能出現打破糧食區域性問題的基礎。
而大順若是沒有火輪船、鐵路等這些新的交通工具,以及對外擴張、沿海先發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就不可能出現先發地區工業品對內地沖擊的問題沒有火輪船,就算松蘇的紡織廠已經搞出了走錠精紡機和織布機,沿江上運的成本,也壓根不可能對江漢紡織業造成極大沖擊一二鴉之后的子口稅、火輪船、內河通行,才讓沖擊傳導到了九省通衢之地。
這個問題,在幾十年前的大順存在嗎
顯然,當然不存在。
因為幾十年前,大順還因為兩淮鹽往湖北運的問題,朝廷上下頭疼無比。鹽這種一年吃個幾斤的東西都因為運輸問題頭疼成這樣,怎么可能會面臨交通發展帶來的區域性經濟被打破的問題
人,不能對著一張白紙思考出許多問題。能對著白紙思考的,那是先知,不是人。
那么,此時的大順,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顯然,是可以的。
因為大順已經在國內、國外,對這種沖擊,進行了兩次預演了。大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會從歷史中總結出問題、分析問題,然后可能會正確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