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去年四月下旬,一個來往于吐蕃和蜀地之間的商隊,于吐蕃境內,靠近兩國邊境之處被滅,六十余人的商隊,無一幸免,悉數成為他人到下之鬼,埋骨他鄉。
兩國邊境之處,本就多有馬匪盜賊盤踞,出事的商隊也不止這一家,商隊背后的東家也只是自認倒霉,并沒有多想。
沒成想,之后又接連有三四個商隊出了事,這一下子,就引起了來往于兩地之間的商隊們的注意,開始他們還以為是兩國邊境之處,出現了一股兇惡的大型馬賊。
便將此事稟告了成都府衙,商人們的地位雖然不高,可少了他們卻又不行,而且這些個來往于兩國的商隊們,對促進成都府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是以成都知府便派出人手,開始暗中查探起來,可邊境之地魚龍混雜,盜匪橫行,又哪是那么好查的。
調查了一個多月,卻連半點端倪都沒有查出來,后來又有幾個膽大的商隊組織人手,再一次出境貿易,不成想竟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其余商人們也有樣學樣,不成想,竟也當真沒有在發生類似的事情。
可越是這樣,成都知府就越發覺得詭異,而且成都地處大周邊境,往西是吐蕃,往北是西夏,越是如此,便越不尋常,成都知府隨即便將事情的詭異之處和自己的懷疑寫成了奏折,遞往汴京。
而后便有了朝堂之上的一番爭論,寧遠候被派往蜀地,坐鎮蜀邊,威懾吐蕃以及西南諸國的同時,調查此次事件的因由。
接連五六支商隊被滅,三四百人或是失蹤,或是身死,總之沒有一個安然回來的。
性質如此惡劣的事情,自元祐帝親政之后,已然多年未曾出現。
原本元祐帝和眾大臣們都猜測是西夏在作妖,意欲攪風攪雨,好趁機謀取好處。
不成想結果卻令人苦笑不得。
猜來猜去,結果一直在搞事情的,竟然是一個類似于邪教的組織。
他們首領是一個大周人,具體的出身目前還沒調查清楚,只知道名字叫王則,三十多歲,一身裝神弄鬼忽悠人的本事著實不賴。
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在大周與吐蕃的交界邊境之地,接連忽悠了七八伙大小不一的強盜馬匪,籠絡了不少當地的居民,竟然還真給他聚集起了數千號人,打出了旗號,自立為王,自稱是什么釋迦摩尼轉世,麾下的將領皆封為什么斗戰勝佛,菩薩羅漢之類的。
那幾只過路的商隊,便是他們自立之時,缺錢少糧之際陸續截殺的,除了少數委身投靠他們的幾個,其余的人悉數被殺,錢貨自然也歸了他們。
而他們做了幾起之后,收獲了一定的錢糧,便遁入山中,厲兵秣馬,訓練兵士,開荒聚民,收攏邊境處流離的兩國百姓,不分族群。
今年三月開春,大地回暖,冰雪消融之際,這伙人再一次出來活動,可惜這一次,他們的行跡卻被早已北鎮撫司和邊軍的斥候給留意到了。
一番追蹤之下,找到了他們的老巢。
這封信傳出來之前,寧遠候顧偃開正在收集糧草,聚攏軍隊,準備直接出動大軍,將這股還未成氣候的‘流寇’扼殺在搖籃之中,免得等他們做大,日后再襲擾大周邊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看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衛允的第一反應是感慨這個王則是個“人才”!第二個反應則是懷疑,這真的是一個人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如果是真的,那這個王則,簡直就是翻版的及時雨宋江啊,竟然能夠憑借一己之力,接連忽悠七八伙山賊盜匪,聚嘯山林!妥妥的人才吶!
可要是不是的話,那這里頭的水就深了,究竟是哪方勢力將其推至臺前,其用意想都不用想,定是為了針對大周而來。
如今吐蕃早已四分五裂,且吐蕃地處高原,氣候惡劣,王則想要發展壯大,唯一的方向,就是東進,踏入富足的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