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道菜,就讓軍嫂們發現她是一位廚藝精湛的小媳婦,不僅想的周到,而且還很會搭配。
關鍵是調出來的味道,也特別好。
炸過丸子,又開始炸做好的老豆腐。
老豆腐葉歡切了大概十斤,一片一片的炸,炸好就放到堂屋里,為此還從各位軍嫂家借了不少的筐子和盆。
“欸?葉歡啊,你家豆腐怎么買這么多?”而且還裝在那么簡陋的板框里?
“我想著晚上咱們燉一大鍋菜,有炸豆腐,也有白豆腐,肉只買了三斤,多了人家不賣,只能多給大家準備點豆腐過過嘴癮了,晚上也不熬湯了,我給你們做豆腐腦。”
軍嫂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不可思議的看向她:“所以,這些豆腐,是你自個兒做的?”
豆腐腦都會做,那這豆腐鐵定是她自己做的吧?
葉歡點點頭,“我娘家就是做豆腐的,如果有剩余的,大家分分都帶走,不用客氣。”
“哎呀,咱們旅長可真是幸福啊,娶的媳婦不僅年輕,還是軍醫,最重要的是,如此的心靈手巧,厲害厲害!”
可以說,葉歡除了不好看,其他好處都占全了。
這又是炸丸子,又是炸豆腐,末了還炸了蓮夾,可造了不少的油,五斤的油倒到鍋里,至少下去兩斤。
這擱誰家不心疼啊?
尤其這個年代油水本來就不多,心里覺得這葉歡不會過日子的有,但也有覺得他們夫妻倆實在的,請一次飯就浪費普通人家幾個月的油。
不管別人怎么想,按照葉歡的想法,既然請了,那就絕對不能讓他們挑出不滿之處。
等這些都炸好后,又切了一個南瓜,等會兒炒兩個菜,一個是炒南瓜,一個大鍋菜。
大鍋菜的邊緣還貼了玉米面餅子,一般像燉菜這些,不貼餅子,總感覺少點啥。
大概五六點,男人們回了家,看到女人們準備的吃食,贊嘆旅長一家實在,之后就開始去各家各戶搬桌椅到堂屋,還得將孩子們都領過來,院子里洗碗洗筷子的,灶屋里炒菜的,忙得熱火朝天。
炒好的大鍋菜擱到院子里的小爐子上溫熱著,避免涼掉。
擺好桌椅之后,開始給盤子里裝菜,一一擺上去。
葉歡讓大家都進屋的時候,自己開始在廚房忙碌著,過濾豆漿,煮豆漿,倒入一定比例的鹽鹵,而后抽火,讓豆腐腦慢慢凝結的時候,又在旁邊的火上做了鹵汁兒,鹵汁兒里主要以肉沫為主。
之后男人兩張桌子和一起,做了一桌,女人和孩子三張桌子合在一起,做了一桌。
每人一碗大鍋菜摻南瓜,熱好的饅頭隨便吃,隨便拿,涼菜擺在桌子上,喜歡吃哪個就夾哪個。
孩子們熱衷于大鍋菜里的蓮夾、豆腐、粉條還有特別給他們做的炸丸子,男人們則熱衷葉歡做的下酒菜。
不管吃什么,因為實在,每個人都很高興,當然,各種溢美之詞也是竭盡所能的說出來。
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每人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豆腐腦,真的美得比過年還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