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辦那得罪人的事兒,所以明年如果真的整合,也是意料之中的,她也沒有資格去反對,不管何時,都不能冒尖,她又不缺吃又不缺喝,收就收唄?
“姐,看你這樣,早就知道了?我記得先前你還提醒過我們呢!那合作社,到底是啥玩意兒啊?”
安怡想了下,問她們:“知道互助組是啥嗎?”
姐妹倆同時點頭,“知道啊,就是農業勞動互助組嘛!就是干活的時候,你家人少,我們去幫你,你家干完了,你就得來我家,互相幫忙,換工互助嘛,農忙之后就解散了。”
“恩,你們倆說的是臨時互助組,應該還有常年互助組,相對來說組員更穩定點兒,比如你擅長這個,他擅長那個,你們組合起來,在農事活動上互相幫助,結合,完成農業和副業的勞動形式。這是因為咱們解放初期,農業生產中勞動力啊、畜牧啊、農具什么的,都嚴重不充足,所以才在自愿的情況下,建立了這樣的互助關系。”
她們倆漸漸反應過來:“所以,這個合作社,跟那什么互助組有關系?”
安怡點頭,“就是在互助組的基礎上搞起來的,現在農民都是個體,不是公有的,自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通過各種方式將他們組織起來,加入半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里。干活的時候一起干,豐收的時候一起豐收。特點是土地入股,耕畜、農具作價入社,由社實行統一經營。社員參加集體勞動,勞動產品在扣除農業稅、生產費、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用之后,按照社員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及入社的土地等生產資料的多少進行分配。”
這和再過幾年的生產隊還不一樣,算是雛形,所以是初級合作社。
“所以安怡姐,你的地還能是你的?只不過被估價入到合作社里,由他們統一管理進行分配?”
“不只是我的地,你們大家的地不一樣嗎?打倒地主之后,家家戶戶不都分了地嗎?”
提起這個姐妹倆就窩火:“就是,我是家里的戶口,地按理說應該有我七八分的,結果現在,凈身出戶,啥都沒給我們,地里的收成更說了。”
安怡安慰她們:“放心,如果要改政策,那肯定要重新分配的,分配之后你們的地就摘出來了,屆時也會給你們估價的,你包括咱們手里的鋤頭,鐵榔頭,鐵掀等農具,還有家里的牛啊,驢啊,豬啊的牲畜,估摸著都得歸社里面統一管理并分配使用。”
不知怎么的,李秋霞覺得這樣是胡搞:“這人和人哪能一樣啊,有的人地伺候的好,莊稼就長得好,因為人家勤快,又是施肥又是除草的,恨不能天天長到地里面去,可是有些人,就比如我家的那幾個,呵呵,干活沒有干活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反而跑的最快,這怎么分?難不成到時候還有人看著他們干活不成?”
安怡贊賞的看了她一眼,這么粗顯的道理,誰都懂,可偏偏有些人覺得這種提議好,最終還是成立了,所以占便宜就體現在那些平時偷奸耍滑,懶惰的人。因為初級社的總收入,是在扣除當年生產費用、稅金、公積金和公益金以后,所余部分分給社員,作為社員的勞動報酬和土地等生產資料的報酬。
在她看來,那就是一筆糊涂賬。
“你們家的磨盤,保不齊年后也得拉走,具體到時候是給你們分到廚房做豆腐去,還是怎么滴不好說,不過既然有這么個規則了,你們倆大雪封山封路之后,就別干了。”
這是姊妹倆萬萬沒想到的,“咋就還扯到咱們自己的生意上了呢?”
“不讓你們干是為你們好,因為從今往后啊,什么都是集體的了,說不定有一天咱們的鍋碗瓢盆也得被收走,自家不允許開火。”
李秋霞瞪直眼睛:“這怎么可能?不讓咱開火,那吃什么啊?”
“開大食堂,吃集體飯啊,看著吧,明年開春有的鬧呢,不,說不定不等開春,這事兒就得定下來,要不等開春的時候再去鬧,那不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