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學校方面給出的反饋,也讓她們喜極而泣。
“基礎很牢固啊,識字量很豐富,口算筆算都很快,應用題的理解也是滿分,可見平時是下了功夫的,之前你們說沒上過小學,這是真的?”
“是真的,我們努力學習了大半年,是一個高中生帶我們的,這次來,以為連入學資格都沒有,沒想到……,”
“什么?高中生教你們?是從零開始?你們確定?”
“確定啊,您也見過啊,就是之前和我們一起來,抱著孩子的那一位,就是我們的安老師。”
“這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包括練字?你們的字寫得都很不錯啊,文言文古詩的掌握也很多,著實令我們吃驚,這么好的苗子,留在鄉下干啥?快,去請過來,我們學校就缺像她這樣的老師,”
秋霞和彩花面面相覷:“可是老師,我們都是鄉下人,我們……,”
“鄉下人怎么了?你們怎么能看不起自己呢?教你們這種大齡學生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啊,還教的這么好,這么見效,這說明她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我們學校就缺這樣的人才,可不管她是哪兒的人,只要她愿意,我們就愿意給她指標,”
安怡很快被請到了定遠縣第一初級中學,這是定遠縣的重點初高中,是一體化的好學校。
安怡從來沒想過她能當老師,當時秋霞和彩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的時候,她很快潑她們冷水。
“我想帶著安然在屯子里過,并不想當老師。”
當老師有什么好,至少動蕩年代出事兒的,好多都是老師。
她的背景說干凈也干凈,說麻煩也是麻煩事兒,因為很多人忘本,為了給你冠罪名,可能無所不用其極。
她并不想讓這個階段,毀了她的美好生活。
然而,事與愿違,她每說一個理由,他們都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孩子啊,沒關系啊,咱們學校有專門的寶寶寄存處,都是三歲以下不能上育紅班的孩子,有專業的老師幫忙帶,你沒課的時候都可以去看孩子,而且如果你入職,教的好,她們兩個的學費,也會適當的減免,當老師多好啊,有寒暑假,有各種福利,不比你在鄉下種地強?你這么好的苗子,種地就太可惜了。”
“學校有學生和老師宿舍,你這情況,會給你分個兩人間的宿舍,也是老師帶娃的那種,不過晚上她會回家,”
這學校老師何時稀缺到這個地步了?竟然連這個都能為她想到,可算是……低三下四到極致了。
她哪里知道,人家是看中了她這個人的專業能力,認為她是個可塑之才,一個高中還沒畢業的,都能教出倆不算天賦型的學生,那要是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該優秀成什么樣兒?
與她們談話的是學校的教導主任,專抓升學率以及學生老師的整體素質,雖然五十年代什么都落后,可這文化也是上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在私塾學堂那種地方,還比拼童生秀才舉人的人數呢,更何況是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學校?
看秋霞和彩花的意思,那是非常支持她當老師的,當老師好啊,起碼不用種地了,也不用聽那些閑言碎語了,在這里,她們面對的都是不知道她們過去的人,她感覺脊梁骨都能挺起來了。
在她們的認知里,當農民種地是很辛苦的,可是在安怡這里,確是極其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