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雖然假期多,但平時因為教學任務的緣故,也是起早貪黑的緊啊,而且這年代,一個禮拜是六天課,只休息一天。
主任也把話給她講清楚了,政審,考核這些都是必走程序,就算她現在答應下來,也得拿到教師資格證才行,拿到證之后,還只能算臨時工,想要進入編制體制內,得通過一系列嚴苛的考核,才能成為正式工。
國家對老師的德行要求很高,不是什么人都能當老師的,尤其她這種半路出家,連高中都沒念完,還三十好幾的大齡老師,邀請是一回事,在進來考核方面,卻是不會給你放水。
“工資臨時工時期,基本工資是十萬元,如果加班課時費,一節課是五千元,另外住宿方面會扣除水電住宿,食堂會給主食方面一定補助,但大頭還得自己出,每個月到手的話,怎么也得十來萬吧?當然,前提條件是加班課時得多的情況。”
對于這幾十萬幾十萬的工資,她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只能拿公式去套。
五萬元能買四十斤大米,按照五五年第二套RMB的換算方法,大米一斤一毛六,四十斤是6元4角,十萬元才12元8角,連15塊錢都不到,如果加課時,就算一個月扣除亂七八糟的,存20萬,好像還不夠她養孩子吧?
辛辛苦苦一個月,還得承擔各種責任,已經不需要偉大的安怡,稍稍算了下這筆帳,就不想參與了。
然而主任又拋出了個誘餌:“只要你能考上編制,可以直接落戶,到時候也能參與到分房子等各種福利。”
安怡低頭看了眼安然,又想了下考上編制之后帶給她的各種殊榮,還有孩子的起點,怎么對比,好像都比待在劉家屯強,但她仍然覺得在動亂的時候,農村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她并不缺錢,也有信心能把安然培養出來,但是戶籍的事兒,的確是個麻煩事兒。
這年代城里和鄉下,其實吃住方面,還是農村人占優勢,城里人的優勢在于比農村人講究,農村人比城里人好的地方是隨便種點東西,只要人不懶,只要沒有天災**,肯定就餓不死,但是城里面不行,一個月不發工資,有積蓄還行,家里負擔重的,就有可能沒米下鍋了。
這個年代是幾乎沒有買賣房屋的事兒出現的,但是也有,很少,除非你運氣好,遇到出走的,才會賣掉老宅。
以前她壓根兒就沒想過在城里落戶,自然而然的,沒有想過買房子,可現在,她是不是太自私了?
也許,她應該豁出去,繼續化作蠟燭,發光發熱?
她連華清的教授都當過,區區初中老師,她還不是手到擒來的?
就在她猶豫不決的時候,良田幽幽的說了一句。
“記住,功德值。不要總是去想年代動蕩,老師那么多,挨過苦的,終究是有限的,不是嗎?”
安怡抿了抿唇:“你也知道的,我的那些年,很多都是無法查證的,萬一有人亂給我扣帽子……,”
“體驗一下也不是壞事。”安怡難以置信的低吼:“你說什么?體驗一下?這事兒是可以隨便體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