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愛敏家有投影儀,為了幫助他們學習,她甚至還制作了PPT,方便對他們進行教學。
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他們在學校都接觸不到的,對溫愛敏的感激更是與日俱增。
當孩子們問她給的學習題能不能分享給班里面的孩子時,溫愛敏又萌生了一個漲粉的辦法。
于是她將自己公眾號的二維碼打印出來,讓孩子們帶到學校給孩子家長,她會不定期的在公眾號上更新習題,為了能更好的掌握初高中知識點,她甚至還花費大量時間去看書,研究類型題,并自己根據以往學習的方法,記憶,進行創新式的創題,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
結果不出三天,公眾號粉絲愣是漲了近五百人,連她都沒想到,效果會這么好。
當然,付出是有回報的,雖然她只有時間折騰英語一門,但她標準的發音,不管是在聽力題還是在閱讀理解題的時候,都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她的專業。
可惜她不開班,在本村開的這兩個班,也只是義務幫忙,不收費,多了人不收,誰來說情都不行,因為精力不夠,將他們送畢業,她也就不再開了,想要多做題可以,光是每天的聽力和閱讀理解,就夠他們煩惱的了。
三個月的時間,公眾號粉絲破了五千大關,居然比微博漲粉的速度還要快,這讓她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也許有那么一天,她可以徹底的靠公眾號和短視頻養活自己呢?
短視頻平臺今年9月份就會上線,她打算做第一批入駐的播主,越是開的早,占據的優勢就越大。
年還沒過去,年前生病沒人照顧的那位阿婆就去世了,孩子回家匆匆辦了喪事就走了。
從此老屋沒有了人,兒子女兒都有了自己的家,老屋只需過完這個夏天,就會雜草叢生,就像她當初接這個房子時一樣的破敗。
人走茶涼吶!
活著得時候還不照顧,等走了你指望他們能回來看看這個家?
溫愛敏嘆息一聲,似乎再一次看到了她悲戚的晚年生活。
以前她也不太明白為什么自己每一世都不由自主的生孩子,是幾個意思?
也許是國人骨子里那種傳統的觀念在?
不說養兒防老了,就是想老了心里有個念想。
再有錢的人,人,無兒無女進養老院,能自理還能多活兩年,不能自理一年就能給你折騰死。
如果你有親兒子在那兒站著,即使進了養老院,也沒有人敢對你怎么樣。
但如果你沒有親人,你自己拿自己的錢進了養老院,別說一年了,半年都能給你霍霍的不成樣子。
這是村里的老人聽過來的真實事件,所以他們寧愿老死在自己的老屋,也不愿意去那交著錢還催你命的養老院。
她現在和丁克族沒什么兩樣,為什么丁克的人群后悔的都是女人?
因為女人過了四十歲生育力就所剩無幾了,男人過了四十歲,只要條件不是太差,依然能找年齡小的女人給他生孩子,女人呢?四十歲生孩子,多久才能見到他們長大成人?還不夠自己操一輩子心呢!
現在生活壓力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就是因為被來自各方各面的壓力催的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