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什么都不知道,只說是有人喊著船艙漏水,大家往上跑,然后被擠下去了。”
負責救人和詢問情況的羽林飛騎回答。
“派人盯著,首先他們知道我水性好,這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現在我根本不在外面的河里游泳。”
李易最討厭猜謎,他要判斷,曾經他救鴨子捉黑魚的事情,被傳得神乎其神的。
很長一段時間沒人在提,對方首先會判斷自己有可能親自下去救人。
船上的人沒什么恐慌的反應,說明知道船艙漏水情況不嚴重。
都要盯上,看看他們之后與誰接觸。
里面有許多中猜測,似乎哪一個都成立。
更可能情況是所猜出來的全是假的,理論上,遇到這種情況,整個船上的人要都抓起來,嚴刑拷打。
不過如此喜慶的時候,派人盯著就行。
船此時停下,不能再繼續前進了,前面分成許多細流,灞水源頭上不去。
蒸汽機船開始倒車、打舵、前進、打舵,在那一個范圍了磨蹭。
觀察員在那里喊‘左舵二,右舵三’什么的。
“李易,老夫問你,前方有多少匹馬?”姚崇端著一個搪瓷茶杯過來。
“這個搪瓷的大杯子好用不?”李易沒回答前方的馬匹數量,數量大家都知道。
自己的馬,抓的馬,加在一起超過十五萬匹,比人還多。
張孝嵩一萬精騎,一人四騎。
“好用,將士們還無法人手一個搪瓷軍用水壺。你可知馬一天吃掉草料幾何?”
“平均十斤,加上人吃的飯菜,一天消耗二百二十萬斤。
算錢的話,加上運費,大概七百萬錢,七千緡。
一天七千,十天七萬,一百天七十萬,需要一百五十天才能見到綠色,一百零五萬緡。”
李易直接告訴花費,沒算罐頭、箭矢、水泥、藥材。
不打仗為什么要計算箭?之前蜀地給送去不少箭。
把水泥和煤炭也算上,有個二百三十萬緡足夠了。
但水泥可是給開了礦,水泥廠以后能夠盈利,煤礦出了煤,一樣賺錢。
“這么少?”姚崇認為少。
“死人就多了,死人有撫恤,立功還要給獎賞,但馬和其他牲畜是咱的,尤其是地方。”
李易攤手,你還要多少?
“五個月所有東西加起來二百三十萬緡,哪里少了?”畢構也端個搪瓷缸子過來。
他覺得姚崇是飄了,這次戰爭如果沒有好武器和能打的將領、戰士,現在就能花掉四百萬緡。
前幾年的朝廷財政收入八百多萬緡,二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打一仗?早把大唐給拖跨了。
不,根本打不了,沒錢。
財政收入不是財政結余,哪有錢支撐瘋狂進攻?
這還是算從修城的水泥和煤炭支出到從現在到春天到來的花費,之前呢?
“今年財政收入不是有三千萬緡么?”姚崇意思是我按照這個來算。
“給俸祿,一千萬緡沒了,說是要修鐵軌,預留一千萬緡,然后還有船隊,加上打仗的,沒了。”
畢構跟李易一樣攤手。
“你唬我?”姚崇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