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中心其實就是業主們的活動室,位于小區西門左側,緊挨著物業辦公室。
活動中心里有一排書架,但書籍并不多。有兩個報架,架子上的報紙倒不少。一張長長的會議桌,兩側擺放了二十幾張椅子。右側是一個小小的兒童游樂場,有滑滑梯,有一堆積木玩具。
墻上有業主委員會的一些制度公示,有創建文明城市和鄰里守望、打造書香社區之類的海報。能看出這里既是業主們的活動室,也是業委會開會的地方。
韓曉武環顧了一圈,正準備回去拿筆記本電腦,一個穿著紅色羽絨服戴著N95口罩的物業小姐姐,捧著一個文件夾走了進來。
“你就是韓曉武吧,我是物業的,我叫張小梅,姜書記剛給我打過電話,這是我們小區的業主名單,姓名、住幾號樓和聯系電話上面全有。我已經通知了電工,他馬上把隔壁的固定電話移過來。”
“你好,移固定電話做什么?”韓曉武下意識問。
張小梅放下文件夾,走到窗邊指著馬路斜對面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憂心忡忡地解釋道:“以前負責我們這一片的網格員小劉你認不認識,她發燒了回家隔離。姜書記懷疑她是被那幾個天天去社區哭鬧的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感染上的,就讓李小慧和你先在小區辦公。”
“姜書記擔心我們去也被感染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社區那邊好像只留四個人。等電話移過來,我就幫你們在群里公布新的聯系方式。我們小區的人有什么事直接打這兒的電話,或者直接過來,不用再去社區。既是為你們好,也是為大家好。”
“姜書記想的真全面。”
韓曉武話音剛落,兩個保安搬來一張辦公桌,擺放到留有電話和網絡插口的南墻邊,又回去接著搬。張小梅捧著手機回復了幾條信息,又抬頭說:“我們小區也有一個確診的,發燒的有六七個,他們要是過來你注意點,一定要保持距離,不要離他們太近。”
“謝謝,我會注意的。”
“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電話有微信,你趕緊加一下,需要我們物業做什么就給我打電話。”
“好的,我這就加。”
沒有電腦工作起來不方便,韓曉武加上物業小姐姐的微信,就趕緊回去拿筆記本電腦,當再次回到鄰里中心時,在隔壁辦公的物業公司人員已經撤了。固定電話不但安裝好了,甚至搬來了一臺激光打印機,連A4打印紙都很貼心地幫著準備了兩包。
墻上貼有無線上網的賬號和密碼,韓曉武剛把筆記本電腦連上網,業主群里就有了消息,管理員艾特全體成員,告訴業主們社區有人在鄰里中心辦公,公布了社區網格員李小慧、小區幾個樓棟長及韓曉武這個新來的志愿者的名字和固定電話。
李小慧正忙得飛起,沒時間回復。
韓曉武覺得不能裝聾作啞,趕緊拍了一張照片發到群里,告訴業主們他已經“到崗”了,保證盡一切努力為大家服務,并懇請大家配合社區做好防控工作。
沒想到剛回復,移過來還沒十分鐘的固定電話就響了,一個大姐在電話里用一口帶本地口音的普通話興師問罪:“我們知道你們不容易,我爸嚴重成了那樣,我們都不想給你們添麻煩,一次都沒去過社區,從來沒跟你們鬧過。你們讓排隊,我們就老老實實排隊,這一排就排了四天,什么時候才能排到我爸?”
“您好,您先別著急。我剛到崗,好多情況不了解,您慢慢說,我記錄一下。”
“又換人了,小劉呢?”
“小劉發高燒,正在居家隔離。”
“小劉……小劉也感染上了?”大姐的語氣一下子緩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