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感慨道:“是啊!雖然是牛市,但牛市里虧錢的人也大有人在。
三倍回報率雖然不算多高,但30億元的回報絕對值,放在A股一眾私募中,也算是頂尖的存在了。”
鄧豐華聽出了話外之音,道:“你是擔心趙君離開?”
“是的!我之前和他立了君子之約,他為我工作五年,等五年后他出去創業,我投資他5個億。”
說到這,夏景行嘆了口氣:“牛市這么火熱,我估計他肯定會有所想法。”
對于人才,他從不吝嗇,給予趙君的薪酬并不低,扣除管理費和保底收益后剩下凈利潤的4%。
粗略一算,趙君去年可以拿到1.2億人民幣的獎金。
算是打工皇帝了!
但打工皇帝還是脫離不了打工人的本質,哪有自己下場賺幾十個億爽。
這種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是不會久居人下的,離開是遲早的事。
“你是說,他可能會提前離開?”
鄧豐華皺眉,“那他爽約的話,是不想要那5個億的投資了嗎?”
“他在我這干一兩年,收入可能就有幾個億了,你覺得他還會在乎那筆投資嗎?”
鄧豐華以一種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他不會這么沒品吧?沒履行完合同就走了。若是他真的那樣做的話,你完全可以扣留他的獎金。”
夏景行擺手:“那倒不至于!他是個聰明人,不會干那些傻事。
我判斷,他會等牛市這波行情度過,把芒種基金帶至一個新高度后,才會開這個口。當基金增長緩慢下來,也許就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在他看來,幫我賺了這么多錢,也算對得起我的知遇之恩了。”
鄧豐華沒說話,他在思考這番話的深意。
“當他離開了,你有信心獨自負責芒種基金嗎?”夏景行盯著鄧豐華的眼睛。
鄧豐華咽了一口唾沫,思考了半天,才說道:“等牛市結束嗎?”
“對。”
夏景行生怕鄧豐華心理包袱不夠重似的,又補充道:“到時候,芒種基金規模可能會非常龐大,達到11位數。”
鄧豐華撓了撓頭,“我才大學畢業一年啊,讓我管理這么多資金,你是不是對我太放心了?之前可是說的五年接班啊!”
這番話,是鄧豐華發自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大學同學聽說他進入遠景資本,擔任了一只十億級別私募的投資經理,已經羨慕的不得了了。
若是讓他們知道他接下來還要獨立掌管一只百億私募,那還不炸開鍋啊!國內就沒有這么年輕的基金經理,何況規模還超越了大多數公募基金。
沉甸甸的壓力啊!
他知道夏景行作為老同學在特別關照他,正因為這樣,他更加不能辜負老同學的信任與支持。
看著鄧豐華嚴肅的表情,夏景行哈哈大笑:“你別有那么大壓力,就你們吹上天的立夏基金,基金經理劉海其實也沒比你大幾歲。論工作經驗呢,他倒是比你多開過幾個證券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