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幼薇與夏景行對視著,說:“我們要承認,現在的空了炊奈何不了海底撈。”
夏景行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繼續說。
“與其現在就和海底撈開始耗著,不如先找到業務增長密碼,或者把魔都市場拿下來,與海底撈形成南北對峙。
海底撈對于資本的態度很保守,這是他們的弱點,也是他們的優點。
弱點是分店數量增長緩慢,優點是一步一個腳印,根基打得非常牢固。”
夏景行思索了片刻,重重點頭:“你這個想法是正確的,我原本還擔心你因為眼下的成績變得飄飄然,頭腦開始發熱,看來你比我想象中還要沉得住氣。”
喻幼薇面色一喜,“那這么說,夏總你是同意我的方案了?”
“嗯,火鍋市場很大,一時半會兒,我們根本打不垮海底撈。
我們去魔都開店,海底撈可以去羊城、鵬城開店,避開我們就是了。
就算我們想打海底撈,也得對方愿意配合才行。”
夏景行知道海底撈將來是個勁敵,但眼下的確摁不死對方。
這不是互聯網行業,講究一家獨大,火鍋市場很分散,海底撈全盛時期上千家店占據的也不過是火鍋市場的3%份額。
不過兩家火鍋店都是以服務為特色,當業務增長進入一定層次,避無可避后,必然會對上,無非是早或者晚的事情罷了。
“去年,是我們的實驗年,雖說空了炊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們其實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運營模式。
今年,我們可以繼續打磨這套模式,同時完成一次小的擴張,積累擴張經驗,儲備人才。
明年,火候差不多了,就可以嘗試進行飛躍式的擴張了。
這是我思考的三步走戰略,層層遞進。”
夏景行微微頷首,“用三年時間來夯實根基,我覺得可行,也不算慢了,畢竟消費品牌這東西不容易打造。”
“對了,你們現在有錢擴張嗎?”
“有!”
喻幼薇笑呵呵說道:“我們公司去年營收將近3000萬,凈利潤有300萬元,再貸款一部分,應該夠支撐再開一家分店。”
夏景行先是皺了皺眉,又漸漸舒展開了。
他原來預估是一年收回成本,考慮到那是成熟的商業品牌才能辦到的事,空了炊作為一家新店,才運營一年就取得這個成績已經算不錯的了。
“員工成本多少?”夏景行問道。
“差不多900萬,將近營收的30%。”
夏景行心算了一下,一百八十多號員工分攤下來,成本其實也不算多夸張,不過比眼下一般火鍋店的員工成本要高出50%。
喻幼薇特地解釋道:“我們給員工宿舍配備了洗衣服的阿姨,空調,電腦,這一塊成本比同行高太多。
另外,我們的提成和獎金制度,也決定了一部分優秀員工可以掙到更多工資,但這也同時保證了我們服務水平。”
夏景行擺手:“這個沒關系,本來就是測試財務模型,而且成績也不差。
不過,我感覺成本還可以再壓一壓,服務員數量太多了。”
喻幼薇笑了笑,“這是沒辦法的事,我們也還處于摸索階段,要保證服務質量,只能一個服務員少看幾張臺。
今年,我打算調一批人去分店,嘗試把成本壓一壓,不過需要拿捏好度,不然會影響我們服務質量、口碑,從而降低翻臺率,減少營收。”
夏景行點頭,這也是他不敢也不能砸錢的原因,慢工出細活,只有把基礎打牢,并且找到最佳的財務及人力資源模型后,才能事半功倍的去展開擴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