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額頭見汗,低聲奏道:“皇上如今春秋鼎盛,為將來計,未必后世子孫皆如陛下之圣之明......若此。”
朱翊鈞哂笑道:“若后世子孫不肖,還不如以政事堂治天下!”頓一頓又道:“本朝最好把皇帝該干的事情干好,將來留下一個洪業長傳的好法度——先生,其勉之!”
申時行面色也漲紅起來,呼吸粗重道:“敢不奉詔!”
此時君臣對話已經到頭,殿內靜了一會兒。
見皇帝露出疲憊之色,旁邊的太監遞上一塊擦臉巾,熱氣騰騰的,朱翊鈞接過來放在臉上覆著,舒服的嘆了口氣。
過了一小會兒,皇帝拿下那塊手巾對申時行笑道:“瑤泉先生,這是針織法結合漳絨技法做的毛巾,朕幼年時,嫌棄綢巾滑不吸水,棉巾粗劣,讓內務府遍尋巧匠,做一種有絨圈的‘毛巾’,苦尋十余年。——朕手上這塊,已在批量生產了。”
申時行不明所以,嘴上接話道:“臣不知皇上在找這種東西,臣幼年在徐家見過此物,確稱‘漳絨’不假。還有一種絨花緞子底的,都用作衣料,用來做面巾卻少見——如今想來,這東西做手巾面巾,吸水又柔軟,確實恰好。”
皇帝聞言甚喜,卻搖頭笑道:“非也,先生不知細節。漳絨雖柔軟,卻失于綿密,料子也只能做衣服和簾布,唯有針織法才能織出來這么疏密恰當的料子......”吩咐道:“拿一塊新的給先生看看。”
侍者聞言,忙將沒有浸濕的新毛巾拿了一塊,走下陛前,躬身遞到申時行手中。申時行低頭接過,觸手果然綿軟厚實,本來手心有點汗濕,一握隨即感覺干爽,看著那一圈圈的‘圈絨’笑道:“此物甚妙!擦汗拭面,不做他選也——與葛布比,只恐靡費人工,太奢侈了。”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此物先生覺得拿多少錢買來合適?”
申時行沉吟一下:“若半龍元一塊,臣家就都用此物了。”
皇帝在御座上笑的酣暢:“哈哈!先生手中一塊,成本五十文——若工藝再改進些,二、三十文也能得。”嘆口氣道,“此物若全國鋪開,數以萬計的女子就可以以之貼補家用了。”
申時行忙躬身頌圣道:“皇上以格物一道化育天下,所好者無奢侈無用之物,都是能進入尋常百姓之家的......這個.......‘產品’,厚培民生,天下之幸也。”
皇帝聞言,正色道:“先生提醒的是,朕并不敢向奢靡而廢國事。”隨即對申時行道:“朕此前命各地集中巧匠制作的一件機器,未曾想南京這邊先拔了頭籌......此物非同小可,朕此番留在南京,泰半為此,你我君臣先墊墊肚子,等一會兒我帶你與太子一同去看。”
隨即嘆道:“此物若鋪開了,將來生產這塊毛巾不過一、兩文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