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弘再次用了故智,決定讓沒死的劉啟假裝死亡,并書信遙控代王劉恒起兵反叛,將計就計,從而將陳平周勃的叛賊面目,直接揭露在天下人面前。
這個計劃,可謂是劉弘對陳平那以漢室國運為棋盤,歷時數月所布置的大局,所做出的最好的回應了。
※※※※※※※※※※※
再次回到家中,何廣粟的心情與之前數次相比,略有些微妙的改變。
經過在南營一個多月的操演,何廣粟重拾歷任隴右時的精氣神兒,一舉一動之間,不經意間散發著豪邁的陽剛。
最明顯的,就是何廣粟那充斥著自信的目光。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曾幾何時,何廣粟還是這何家寨‘小有名氣’的貧困戶;對于何廣粟家的悲慘遭遇,何家寨的鄉鄰們基本是能幫都幫一把,希望何廣粟能度過難關。
但天不遂人愿;同所有的變賣田產的農戶一樣,何廣粟從賣出家中田畝到只留下三十畝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將會陷入愈發貧困的惡性循環,最終賣兒賣女,全家委身為奴。
這也是封建時代,底層百姓的悲哀:哪怕是一年豐收,十里八鄉也總會有那么幾家人,因為出了某種變故而變賣掉家中田畝,從而被迫向著破產的方向大踏步前行。
何廣粟固然勤奮,無所不用其極的努力著,試圖改變那必將降臨的悲慘命運;但何廣粟所做的一切,也只不過是能讓命運的降臨稍稍延遲,來的更晚一些而已。
不過,何廣粟算是踏上破產大道的百姓當中,罕見的幸運者。
一朝被征為禁軍武卒,非但讓何廣粟擺脫了即將降臨的悲慘命運,還為何廣粟贏得了許多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利益,榮譽,尊重,乃至于——崇敬!
看著何廣粟再次從南營歸家,何家寨的百姓望向何廣粟的目光中,再也不見曾經的同情和憐憫,反倒是滿帶著崇敬之情。
過去那幾個與何廣粟過不去,動不動當著兒女的面,明言嘲諷‘長大可萬莫如此不出息’的刁夫妒婦,如今更是在何廣粟那雙炯炯有神的目光下直不起頭,只尷尬的藏身街角,不敢上前打招呼。
至于平日里與何廣粟來往平反的人家,如里正何政等,則是帶著或羨慕、或崇拜,或老懷大慰的神情,親切的問候著何廣粟。
平日里好吃懶做的懶漢,以及少年尚武的少年小伙,更是踮起腳尖,不住的呼和著。
“何司馬,強弩都尉可還招卒?吾愿從之,以為何司馬臂膀!”
如果劉弘看到這個場面,一定會覺得很熟悉——后世外出闖蕩,衣錦還鄉的農村子弟,歸鄉時所面臨的,便大抵如此。
看著街坊鄉鄰們的模樣,再看看身旁緊緊抱著大腿,仰著頭,雙目發光的看向自己的兒子,以及躲在屋內,出落的愈發水靈的長女,何廣粟感覺一股由骨子里涌出的幸福感沾滿胸中。
甜甜的,暖暖的,讓人無比安心。
“承蒙父老鄉親盛情,某感激不盡。”
經過一段時間的認字操演,以及同袍舒駿的影響,何廣粟舉止間也帶上了些許客套。
但何廣粟這一拜,卻完全沒有虛偽的成分——作為真正窮過,挨過餓,受過錢財之苦的人,何廣粟很清楚,如果沒有眼前這些既純樸,又有些狡黠的鄉親,自己會淪落到什么地步。
不用多說別的——年初糧價暴漲的時候,若非這何家寨每家每戶借出來的糧食,何廣粟一家早就餓死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