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老說好像外面什么紛爭的事兒我都不去摻和,也不是說我刻意去遠離什么,我生活當中刻意的東西比較少,可能是性格使然,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家媳婦都說我那嘴太嚴,什么事都不跟她說,連她都不知道,別說在外面了。”
“何必有什么事都跟別人說?我覺得自己干點自己愿意干的事就挺好的!”
寧遠見氣氛融洽,忍不住問出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道:“現在相聲好像越來越火,您怎么看?”
“要我說就一句話。”于謙認真道:“虛假繁榮!”
“自從岳云鵬上歡樂喜劇人以后,我們這些新生代的小孩,像張云雷、大林子這些年輕漂亮的偶像出現以后,所謂飯圈的東西就開始多了。”
“現在觀眾的年齡突然變得非常小,甚至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基本都是00后,很多小姑娘來聽我們,女性觀眾就突然就變得非常多。”
“這就導致我現在的梗啊、包袱啊也在隨著在變化,因為好多年輕人的梗和包袱我都不知道了。”
“然后就進入另外一種狀態了,孩子們,包括我和老郭自己各種做節目、拍影視劇、上綜藝……”
“踏踏實實沉下心琢磨段子越來越少嘍!”
寧遠點點頭,這個答案很真誠。十幾年前那時候這個行業面對的問題,跟今天這個行業面臨的問題一模一樣。
就是行業本身的人不再有進取心,不再寫新作品。行業本身的領軍人物,那些個第一梯隊的人,并沒有想讓這個行業更上一個臺階。
“今天大家認為很火,都很愿意聽,是為什么?是因為今天的傳媒手段已經極其豐富了。如果傳媒方式倒回零二年,你出門拿一個諾基亞手機,只能發150字的短信,回家上網還ADSL、128K,只有十幾個電視頻道。把今天這些演員,打回到那個時代會如何?”
“任何時代都不能否認科技對文化、對社會的影響。當年幾次世界大戰,包括英國工業革命以后,我們都認為是人變了,其實不是,是科技變了,人反而退步了。”
“所以這個時代為什么沒有大師,沒有思想家,沒有那么多作者,是因為人變傻!”
“解放以前天橋那些藝人,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員。為什么叫三教九流?我們這行是下九流,這是真的,不是我在這自貶。”
“這個行業雖然社會地位不高,收入卻非常高,吃穿不愁,那時候的演員就能穿水獺大衣,戴歐米伽的手表。行業為什么能走到今天這個程度?”
“是因為四九年解放以后,像侯寶林這些藝術大師,突然發現不能再這樣了。因為你肥吃肥喝完了以后,子孫后代還是這個社會地位。所以那時候才有相聲改進小組,把這些東西全部打破,要提升品位,要有文學性。”
“后來老舍先生也給相聲寫作品。那時候剛回國就住在京城飯店,侯寶林帶著人親自拜訪。因為他知道這個行業要想發展,必須跟高級知識分子接觸。這才有相聲的第一次繁榮。”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所以今天我說這個行業看似很繁榮,但什么叫繁榮?無非是看的人多,你有錢,能買名車、名表,但是你的行業地位、你的審美并沒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