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楊曉蕓母親是十足小市民,嗜錢如命,把希望全寄托在女兒身上;《蝸居》身為母親的海萍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安逸的生活,不惜讓親妹妹給別人當情人。
到了今年的《都挺好》里,蘇母的偏心十足讓女兒寒心。不僅有早餐歧視,還有家務歧視,以及家庭地位歧視。
值得注意的是當親生母親由仙入魔,我們卻發現繼母們羽化登仙,越來越多的善良后母的形象出現在國產劇熒幕。
《繼母后媽》中無私包容的蘇小艾、《幸福來敲門》中大方靚麗的周路、《家的次方》中善良理智的文楠等繼母,打破傳統觀念中繼母是妖魔的印象。
而父親呢?
嚴父到作父,幾十年來家庭劇塑造一批讓人印象深刻的父親形象。歸納起來共有強勢、慈愛、民主、無力、反面這五種類型。
早期的家庭劇父親的要求就是圣旨,具有不可違抗性。強勢型的代表是《籬笆女人和狗》中的金鎖、《戈壁母親》中的鐘匡民、《金婚》中的大莊等……
《籬笆女人和狗》中的金鎖是典型的**傳統型的父親,在家里對妻子不是打就是罵,大嫂在家里是沒有說話的權利的。
《戈壁母親》中的鐘匡民面對自己的兒子,以老子自稱,**的家庭地位是不容動搖的;《金婚》中的大莊在家里唯我獨尊,直到老了以后,性格才變得有所緩和。
慈愛型父親更多的是好爸爸代言人。他們勤勞勇敢,踏實肯干,在家里尊重妻子,照顧孩子,集多種優點于一身。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渴望》中的宋大成、《金婚》中的佟志、《王貴與安娜》中的王貴等……
畢竟民主型父親在家庭劇中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們傾聽子女的想法,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比如《家有兒女》中的夏東海,《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錢進來等。
《家有兒女》中的夏東海,深受西方教育的影響。在和劉梅重組家庭以后,面對家里的三個孩子,他把自己放到伙伴的位置,與孩子打成一片。
無力型的父親形象,多出現在以弘揚傳統孝道為主題的電視劇中。這一類的父親一般年紀都比較大,而且都患有身體疾病。
比如《咱爸咱媽》里的喬貴義、《兒女情長》中的童富昌、《老有所依》中的爺爺。
另外還有一種無力型的父親形象是怕老婆,在家里沒有決策的權利,唯老婆之命是從。如《籬笆女人和狗》中的銀鎖,《牽手》中的老喬、《老大的幸福》中的傅吉兆、《老有所依》中的江援朝等……
過往的反面型父親,很少以主角的形式出現,出錯主要表現在對家庭的背叛上。比較典型的是《牽手》中的鐘銳、《老友所依》中的呂希。
時代之下,父愛母愛也必須與時俱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