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
“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并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干’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干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
“經過一代代人的智慧和積累,咱們華夏的養蠶技術,就已經十分成熟了。”
夏杰說完之后,觀眾們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嘖嘖,小小的一個蠶寶寶,居然能夠讓咱們的前輩們總結出如此之多的經驗,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改良,實在是不簡單啊。”
“難怪從古至今,咱們華夏的絲綢一直是世界聞名的存在,是真的離不開古代前輩們的努力啊。”
“時代就像是一個車輪一般,一直朝著前方滾動,見到什么碾壓什么。但是在養蠶方面,咱們華夏就是開車的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絲綢和養蠶技術,只能夠被我們碾壓。”
“這下子,對于國家的驕傲更深了幾分,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民族自豪感’。”
“這可多虧了咱們華夏的前輩們,不然咱們哪有這么舒服而且便宜的絲綢可以穿著啊。”
夏杰笑了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確實如此,咱們在穿著絲綢,或者是享受著國家帶給我們的驕傲時,應該要好好感謝一下為之奮斗過的前輩們。”
“對了夏老師,您剛剛都是講了人工養蠶的技術,但是對于野生的蠶應該如何利用呢,您可還沒有說呢。”
有觀眾對著夏杰提出了新的問題。
當這一位觀眾說出來之后,直播間頓時引起了新的節奏。
大家本來就因為養蠶的歷史故事吸引,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關于各種養蠶的發展史,現在看到了新的話題出現,心中的好奇心便再一次被點燃。
“對啊夏老師,在還沒有能夠人工養殖之前,咱們華夏的古人要是想要做實驗或者是取絲線,確實只能夠依靠野生的蠶啊。”
“百科杰,反正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你就干脆直接把野生蠶的利用,再給我們講一講吧。”
“我的筆記本又重新拿出來了,就等著杰哥發話了。”
夏杰看著直播間里的觀眾依舊有著如此強烈的好奇心,也開了口,繼續和大家講解關于野生的蠶是如何發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