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籠山鎢礦上空經常出現的那架直升機,礦工們看得多了,都習以為常了。
大家也終于知道:那架直升機是新老板柳重光的,而且也知道他是柳氏財團的繼承人。
華國首富的繼續人,購買一架直升機也不算奢侈吧。
在這個平行世界,只要你有錢,即使買個火車,也沒有人嫉妒你。
兩個坑口組織生產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比較緊迫的問題。
第一線的四大工種工人數量不夠。
一坑口才二百多人,二坑口也才二百多人。
以前一千多人的大坑口,一下子猛減了十分之九。
這生產該如何進行呢。
林昌云直接跟礦部辦公室的柳重光和謝磊做了視頻交談。
“招人吧。”
問題反映到謝磊這里,謝磊也別無他法。
“謝總話說得輕巧,新招的工人有一個學習階段,象風鉆工、裝巖機工、支柱工、輔道工、爆破工,甚至防塵通風工,這些工人進入礦山后,是必須跟老師傅學上一年半載的才能單獨操作的。”林昌云懊惱地說。
你開礦挖過煤,難道你不懂?
謝磊自然懂得這些工作程序。
“要么,給外出的礦工發信息,鼓勵他們回礦繼續工作,承諾他們工資絕對比原來多上一倍。”柳重光建議說。
視頻里,林昌云憋了一口氣,懟著說:“柳總,話說出去很容易,但萬一兌現不了呢?這些井下工人個個性格暴燥,若是回來工作發現被忽悠了,他們是不肯罷休的。”
“我怎么會忽悠他們呢,只要他們認真干,現在單價幾乎是原來的二倍,工資拿不到原來的二倍?”
柳重光建議把現在的工價也在發信息的時候,一起發出去。
“柳總,不用著急,人員少,我看先把生產班組縮減,讓他們干幾個月,拿到高薪工資了,不用我們宣傳。他們礦工之間信息流通是很快的,個個都說賺了大錢,外出打工的礦工自然會聞風而至。”謝磊勸說道。
“林坑長,我們幾個一起到坑口開個現場會吧。”
從礦部到一坑口,要走一段顛簸不平的沙石路。
“開直升機去吧。”柳重光建議。
在礦區范圍內升直升機升空,應該不用向空管局申請吧?
“柳哥,我也去坑口,進窿去看看,我還沒進過巷井呢。”馬束鳳聽說開直升機去,也高興地向柳重光撒嬌要求。
“風妹妹,巷井里泥濘不堪,空氣混沌,而且悶熱,下一次井就憋一身汗,而且光錢也不好,最好還是別去。”黃秋月勸說道。
她兩人負責賬目方面的工作。
馬束鳳想了想,還是說:“還是去看看吧,來了鎢礦,連巷井都沒進去過,說出去讓人笑話。”
“去就去吧,反正這幾天,對帳目也對得你們頭昏腦帳了,去坑口當散散心也好。”柳重光點頭同意。
謝磊也對黃秋月說:“鎢礦井下環境比煤礦好多了,沒有煤礦那么危險的。”
“這樣的話,那我也去看看。”
黃秋月攜馬束鳳登上了柳重光的直升飛機。
半小時后,直升機停在一坑口八號窿前面的空坪上。
坑口幾個坑級干部和一工區區長、值班長,幾人都在。
幾人走進值班室,聽取一區長的工作匯報。
“我們一工區有風鉆工十四個人,裝巖機工四人,支柱工二人,爆破工三人,管道消防工三人,輔道工二人,普工二十四人,安全工二人,總共生產一線工人五十四人。配電房二人,材料庫二人,修理車間二人,恰好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