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除了奴隸之外,數量最多的還是貧困人口,他們人數眾多,達數十萬之巨,衣無片縷之衫,居無片瓦之地,除了生命,一無所有。
在這個世界上,他們艱難的求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會先行降臨。
……
以拜月的腳力,不過區區十來天的時間,就從長安城回來,并且將整個南詔國境內都轉了一圈,重新回到了國都大理城。
回到拜月教總部,拜月閉關三日之后,對拜月教進行了由上而下、大刀闊斧的改革。
被多年來完全洗腦的教徒們,對于拜月的所有命令都是一絲不茍地完成,哪怕是叫他們去死,也是毫不猶豫的去完成命令。
每一項命令,必定全力以赴,竭盡全力完成,從來不會拖沓,或是抱怨。
整個拜月教上下數十萬教眾被發動起來,猶如一臺大型的機器,一旦開始運轉,立即爆發出極其恐怖的威勢。
不得不說。
拜月教主是整個仙劍世界都難尋的頂尖人才,他著手改革之后,立即發出了以下幾步命令:
第一步,篩選整個南詔國有文化的人;將他們都召集起來,集中到大理城。
第二步,進一步在全國篩選技術性人才,無論是農業、手藝、武功、巫術、蠱術等等,但凡有特長的都挑選了出來;也都召集到大理城。
第三步,成立國家最高教育、研究性機構——太學院。
太學者,賢士所關,教化之本源也!
研究者,鉆研、探索之意。
當整個南詔國內最有學問、最有本事的人都集中起來后,拜月舉辦了一次考試,名為選拔試。
考中者,為博士。
在拜月發出的通告中顯示,考中博士一職,份屬朝廷命官中的一份子,享受等同官員的待遇。
博士者,博學之士。
他們必須德才兼備,要有明于古今、通達國體的廣博學識,具有溫故知新的治學能力,應當為人師表,使學者有所述,又可以尊為道德的風范。
此外,還必須具有足以勝任博士職責的專經訓練和相當的教學經驗,以及身體健康等條件。
半個月后,考試結束。
根據各人的表現,拜月綜合考慮,從近兩千名候選者中,選拔了百多名各行各業最頂尖的人才,這些人,被巫王和拜月教主授以博士之職。
博士選拔結束后,拜月組織所有的博士,謄寫、整理、研究各行業的經驗,將之編寫成書籍。
如鐵匠、木匠、泥瓦匠、種植匠、篾匠等等,也不例外。
拜月親自擔任太學院祭酒一職,坐鎮太學院,負責把控全局。
有了陳恒之的講述,拜月決定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經濟,至于內政,則不插手,交由巫王處理。
至于經濟方面,則來自于太學院。
有拜月坐鎮,以信仰作為原動力,太學院的博士們投入度極高,工作起來一個個猶如拼命三郎一般,廢寢忘食,很快就有了成果。
食鹽提煉法,白糖提煉法,更精良的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玻璃器皿的制造……
簡單的產品最先制造了出來,仿若奇跡一般,在太學院中引發了轟動,體驗到了研究的魅力,博士們研究的勁頭更濃了。
一件件成熟的產品擺在了巫王的御案上。
“大王,這些成熟穩定而又簡單的技術,可以用作坊的方式,招收工人,將子民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通過發放月俸的方式,令子民們實現與國共富裕的目標,令他們餐有食,穿有衣,居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