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嘯傻在那了。
學子們都開始嚷嚷了,“散了吧散了吧,楚先生您看我們沒說錯吧!”
楚懷瑾兩手一攤,臉上浮現出鄙夷的神色,“好吧,大家去吃飯吧。”
蘇嘯一接收到這個眼神,不知道為何反倒勾起了不平之氣,“楚先生,你再提一句別的書里的,我這次肯定能背得出。”
“吁——”
學子們都喝起了倒彩。
楚懷瑾劍眉一挑,“你確定嘛?要是再背錯了,可就不光要抄《易經》了。”
蘇嘯兩只胳膊交疊在一起,挑釁般地看著楚懷瑾,“我當然確定,剩下的無論哪本都成。”
楚懷瑾輕笑一聲,就隨便選了《尚書旅獒》里的一句,“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哈哈哈哈!
“楚先生你這是在笑話蘇嘯二十幾歲還不是個童生嘛!他不是玩物喪志,他是嬉游度日!”
楚懷瑾但笑不語,學子們各個倒是群情激昂。
本來就餓了一上午了,這蘇嘯還不自量力,要來耽誤大家的時間。就他那每日做的七歲小兒也能做出的文章,還能背過幾篇圣人言論呀!
蘇嘯由著大家笑了個夠,然后就一字一句地開始背了。
“志以道寧,言以道接。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異獸不育于國。不寶遠物,則遠人格;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嗚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細行,終累不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允迪茲,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各位學子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這蘇嘯還真背得出呀,莫非是他運氣好!
“這一段告誡世人,不注重細行,終究會損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成可能就只差在一筐土上。”
這解得也甚好呀,楚懷瑾不禁訝異,但他還是不相信蘇嘯能背那么多,于是他又挑了《禮記》中得一句。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沒想到,剛聽到這句,蘇嘯想也不想,就接了下去。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毋有。”
眾學子無不驚掉了下巴,如此流暢地背誦試問幾人能做到!
接下來,蘇嘯又給了大家更多打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對賢能的人要親近而尊敬他,敬畏而喜愛他。喜歡他并且知道他的短處,憎恨他并且知道他的善處。
積累的財富能夠散施給眾人,安處于安逸并且能夠接受遷徒。對待財物不茍得,面對危難不茍且偷安。
與人爭斗不一定非要求勝利,分配財物不一定非要求多得。懷疑的事不去質問,擔任官職不要視為己有。”
說罷,蘇嘯昂然挺立,一臉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