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寧很郁悶的說道:“最惡心的是,他們竟然打算學我們搞均田令,也準備對地方豪族動刀子了。這樣搞法,真能收攬到民心。一旦北伐,就要和漢人打。”
在古代,所謂民心最善變,也很好糊弄。北方百姓只是聽說南方好,可究竟怎么好法,他們又沒有感受過,怎么會有切身體會?
你說偽宋是傀儡,問題是底層百姓哪里會管什么傀儡不傀儡?別說現在,就是后世的偽滿洲國,不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底層百姓,張口康德皇帝,閉口康德皇帝?
唐軍打敗偽宋很容易,絕對是摧枯拉朽。可打的贏是一回事兒,被惡心到也是肯定的。而且,偽宋的地盤上,還有大量元軍協防。
有“皇軍”騎兵在,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能不能趁著偽宋立足未穩,出兵滅了?”崔秀寧道,“還是以北伐驅除韃虜的名義,直接打到開封,端了偽宋朝廷。”
李洛搖頭,“那就要和元軍大打出手,我們騎兵新軍還沒有練成,又沒有大起義配合,太被動了。元軍巴不得我們現在就北伐。還能不能策劃大起義?”
崔秀寧道:“北方漢人被殺怕了,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起義的,除非元廷鎮壓他們抗稅。可現在,元廷沒有鎮壓,反而推出個偽宋搞均田令,剝削溫柔了,他們哪里還會冒險起義?當然是能忍就先忍著。”
李洛攤攤手,“那就沒辦法了。他們不起義,我們騎兵少,只能先訓練騎兵。”
北方敢于起義的人,這些年基本上被殺光了,剩下的是能忍就忍。承受臨界值不到,是不會起事的。現在這個臨界值,還不夠。
忽必烈準確的把握了這個度,就是不把他們逼到必須要造反的地步。
沒有大起義配合,缺乏騎兵的唐軍也可以北伐,但一定傷亡重大,曠日持久。大起義在軍事上雖然幫不上大忙,卻能癱瘓元廷各地的統治,讓唐軍不用大量分兵就能輕而易舉控制地方。
“特察局就算能策劃起義,那規模也大不了,很快就會被鎮壓。”崔秀寧道,“現在先不要想這個。這也不全是壞事,起碼說明,忽必烈大叔怕了我們。不敢和我們拼消耗了。現在,你還是好好過生日吧。”
李洛也不再想這件惡心人的事,“你不是給我準備了生日禮物么?是什么?”
崔秀寧也高興起來,“明天宴會上念禮單,你就知道了。”
李洛哈哈一笑,“行,你就把驚喜留在最后吧。”
崔秀寧坐下來,找出一本奏章,“你才回來還不知道,群臣上奏,說你收了高麗,要給你加尊號呢。你看。”
什么?還加尊號?
李洛接過來一看,果然是上奏請加尊號。尊號都定好了:廣道大德。
如此一來,他將變成:廣道大德開天立極文成武運大仁至圣皇帝。
十六個字了!
這,是不是太過了?
李洛想了想,還是決定推辭。“中原還沒恢復,不能這么干,我還要臉,這次就不要了。”
“真不要了?”崔秀寧促狹的笑了笑。
李洛咬牙,“不要了。我要臉。”
PS:為盟主大大加更章節,蟹蟹朋友們支持,有你們陪伴,天寒地凍也是暖融融的。還請大家注意防疫,一定要好好的!求票票,彩蛋,訂閱,書評!晚安!
成了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