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案,必須陛下指派欽差大臣督辦了。
“罷了。”李洛冷冷說道,“鄉村警士和治安使就那么幾個人,如何阻止得了上萬人械斗?此事錯不在你。商銑,朕任命你為欽差大臣,賜予王命旗牌,即刻赴廣州南海郡,會同當地有司審理此案。”
“你記住,該嚴的要嚴,該松的要送,必須有所區別,不能一刀切。此案死傷近千人,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廣州,甚至閩州贛州等地,萬眾矚目,一定要辦好。這州縣鄉村官吏,失職者立刻停職查辦,責重者,鎖拿進京!”
“遵旨!”商銑領命,沒有絲毫推辭。
崔秀寧補充道:“你是個老警務了,為師也不再多說。只有三條,第一不能有冤案,第二不能有罪不懲,第三要辦一批典型,震懾人心。”
“諾!學生銘記在心。”商銑心中有數了。
隨即,李洛便傳韋素擬旨: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朕驚聞南海,爭水械斗,致于死傷上千,此乃仇寇乎?更有奸暴之徒,害群之馬,唯恐天下不亂,渾水摸魚,作奸犯科,火上澆油,意圖險惡,其心可誅!”
“原忠謹之民,同為桑梓,山水相繞,雞犬相聞,相煎之何急也?孰親孰仇,孰敵孰友,皂白不分至于此乎?蒙元腥膻未散,北狄虎視猶存,而相鄰持械相向,貽笑于虜,遺恨于我,親者恨而仇者快,愚之何及!”
“昔年商君變法,曰民當勇于國戰,怯于私斗。商君之言,與朕心有戚戚焉。而今械斗之民,為一水之利,廝殺于鄉里,結仇于同根,勇于私斗者。向使亦勇于國戰,豈有昔年崖山之禍?”
“國法巍巍,疏而不漏,人命關天,朕為天子,豈能以仁恕之道待暴虐之行?人常言法不責眾,而大唐國法為眾眾所設,眾犯而必究,斷不容姑息縱容,此風若長,長此以往,民將不民…”
“今以警部尚書商銑為欽差大臣,賜王命旗牌,督辦南海械斗大案,三品以下具節制……欽此!”
圣旨一頒,商銑立刻離京,打著欽差大臣儀仗,火速南下。
由此,商銑成為大唐立國以來第一位欽差大臣。
緊接著,吏部以失察之罪,下部文摘取南海郡守之印,同時勒令留職待命配合欽差查案。
政事堂也下文嚴斥廣州牧李交,令其詳奏后情,配合欽差大臣。
洪武三年夏天的南海械斗大案,在天子的震怒之下,頓時引起朝野矚目。
這民間爭水械斗,史不絕書,歷代也不太重視,一般都讓宗族出門處理。
可是在大唐,鄉村中做主的不是宗族,還是朝廷。
那就不能再姑息。
陛下這一怒,這民間械斗之風,估計要被狠狠殺下去了。
而原本某些因為爭水而劍拔弩張的百姓,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PS:下周還要去醫院,唉,要成藥罐子了。難怪有人說,網文越發達,醫院越賺錢,我懂了啊。
求點票票和訂閱吧,大家晚安,希望你們身體好,心情好。晚安,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