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院里堆滿收獲作物
豐收的歌響在大地深處
天空中敲響了喜慶鑼鼓
抬手拭去額頭的汗珠
臉上的笑容寫滿富足
看收貨堆滿山谷
生活像花兒一樣幸福…
這里梁涼就是簡單的把這兩段詞唱出來。
如果再編編曲,可能還會有段落重復,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真好聽!梁涼哥你做的每首曲子都好聽的要命。”
“小梁!這首歌農民樂隊唱唱怎么樣?寫農民的嗎!”
“這首歌本來就是給農民樂隊寫的,它的名字叫《收獲》你們不但可以唱,將來有機會,你們還可以出版。”
梁涼說這話就說明這首歌他會演唱,但是不會放在自己的專輯里。
高興不太明白這里面的區別,沒露出什么非常高興的表情。
這首歌在人家婚禮上當一首助興的歌曲可以,但要是作為主要的祝賀曲就有點離題太遠。
梁涼想起自己剛跟著畢勝歌舞團出去的時候在石山鄉梨樹房村那戶結婚人家唱過的歌曲。
于是他找來紙幣把《給你們》和他改過詞的《愛人同志》寫了出來。
高興一下有了三首歌,樂得夠嗆。
“下埔子有錢人家?干啥的呀?”
搞定了歌曲就進入閑聊階段。
“養船的!他家養了兩條船,全是44馬力的船。”
90年代初期的海邊,一般只有三種馬力的漁船,12馬力,22馬力和44馬力。
這44馬力的船在當時就是最大的船,其中有一些還是鋼殼。
單單這兩條船在當時就值十幾萬。
在當時的農村,有這種財產的,人家自然算是一個村子里的富戶了。
“這場節目給你們多少錢?”
“五百!”
也不算少了,過年時候去給人家拜年,普通店鋪也不過才三百八十元。
這家能給出五百元,確實有些實力了。
“小梁!我就先回去了,你這些日子不是都在家嗎?”
梁涼點頭。
“那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過來問你。”
“高叔!你隨時可以來問。”
高興騎著自行車走了,梁涼也要走了,他要回去干活,把自己家那點地種完然后去幫著許梅家種。
在人家住著,幫著種種地是應該的。
許梅一聽梁涼種完自己家的地要去幫她家種,原本下午不下地的她也下地了。
梁涼家還剩了一小塊的玉米,不多,七分多地的樣子。
下午梁涼負責下種和培土,梁本堂負責刨坑。
爺倆依然和上午一樣,一邊干活一邊磨嘴皮子。
雖然浪費了不少口水,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活干完了。
“爸!你先回去吧,我去幫許梅家西邊那塊地種種,要不他家今天種不完,鋤頭給我。”
梁涼抗著鋤頭穿屯子而過,來到西邊子那塊山杠子地里。
許梅家在這塊地里有將近一畝半旱地,主要種植的還是玉米和大豆。
許梅父母一看梁涼還真的來了,嘴里一連串的說著不用不用的客氣話。
梁涼也不和他們客氣,掄起鋤頭就刨坑,許梅在后邊下種和培土。
有梁涼這個生力軍的加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三點半左右就把活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