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呂月麗疑惑了:“到連灣市去投資辦廠?沒想過!”
“現在想也來得及!”
“那我為什么要到連灣市去投資辦廠?”
她在羊城干的好好的,要到遠在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辦廠,這不吃飽了撐的么!
“因為華國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將在連灣市誕生!你說如果那里誕生了一個吉他生產基地,它的產業鏈上是不是得有生產其它配件的企業?”
連灣市會成為吉他生產基地?
沒聽說呀!
“真的假的?雖然連灣市有那么幾家外資企業也用我們的產品,但是我看不出連灣市會成為吉他生產基地的前景。”
“現在它還不是,但是十年后它就是真的,北方將成為華國吉他生產的重要基地。”
“不會是你在這里信口胡柴忽悠我吧?”
“我可沒忽悠你,因為我今年年底就會開一個生產吉他的企業,在我的帶動下,我們那里會形成一個以生產吉他龍頭的產業鏈,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個產業鏈不斷壯大,將來就會形成一個驚人的巨大規模。”
“想法不錯,但是這跟我到你們那里去辦廠有什么聯系?”
“當然有聯系了,我要生產,其他就得需要電子配件吧?這一領域北方就沒有什么優勢了,我就得到你們南方來買配件,運輸費用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再就是會浪費時間資源,如果你在我們那里開個企業,是不是這兩方面的損失就會減到最低點?”
呂月麗點點頭:“道理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消費市場達不到規模,我在那里生產出產品如果市場消化不了,是要虧本的。”
“可以出口啊!我們連灣市進出口貿易可是不比你們粵省差。如果這些部件出口東洋國可比你們粵省出口到東洋國近多了。”
呂月麗這回有些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
可能是梁涼的運氣太好的原因,呂月麗的企業最近一年擴張發展的非常快,她心里真有擴展企業的念頭,只不過沒有找好投資的地方。
梁涼這番話倒是真的觸動了她的心事。
“你真的準備做吉他?”
“當然了!我這幾天在家閑著都做出好幾把吉他了,木吉他電吉他都有,我就準備用我的名字做一個品牌。”
在音樂上,呂月麗承認梁涼絕對是人才,按照這個發展趨勢,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巨星。
巨星的號召力是巨大的,梁涼如果真的以自己的名字做一個吉他品牌,還真有成功的可能。
這貨靠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再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他嘴里描繪出的這張圖紙也不排除有實現的可能。
“這件事我放在心里了,我會好好的考慮考慮。”
“呂總!你若是不相信,可以到連灣市去實地考察一下,我在連灣市有歌舞廳,有琴行,有音樂學校,現在就有人在那里制作吉他,不過還處于探索階段…對了!呂總!有沒有認識的羊城吉他廠離退休的技術人員介紹介紹。”
這個事情梁涼本來是不準備落實的,但現在也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