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那個看樣子三十多歲的圓臉漢字回答。
“他們是賣咱們家吉他的客戶,你回來的正好,陪他們聊聊!”
梁涼有些傻眼,賣他家吉他的客戶,一個臨沂的一個西柳的?
這兩個地方都是有名的批發市場,這兩個家伙是干批發的?
他們是怎么找上門的?
他家的吉他因為產量的原因,還沒有到電視里打廣告的階段,他們是怎么走到這里的?
梁涼和一張一王兩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握手。
雙方互相介紹以后,梁涼掏出一盒煙一人敬了一支。
來自臨沂的圓臉漢字叫張宏嚴,他和來自西柳的王學山是朋友都是干樂器批發的。
原來他們只是批發傳統鑼鼓嗩吶二胡楊琴等民族樂器。
從去年開始才涉足西洋樂器的批發零售。
西洋樂器的來價非常的貴,一年其實做不了多少單生意,他們也就是零打碎敲,有一搭無一搭的賣點,直到王學山數月前到崖河來閑逛。
他到崖河來主要目的是來品嘗新鮮的海貨。
這貨非常的愿意吃海鮮,但是在西柳要吃到海鮮通常都是隔夜的。
崖河是沿海城市,盛產海鮮品,他跑來一個在品嘗海鮮的同時也當旅游了。
晚上就跑到街心花園來了一頓海鮮燒烤,酒足飯飽在街心花園閑逛的時候就看到一群青年在彈電吉他。
也就聽到了幾個青年關于買電吉他的對話,聽到了他們說他們買到手的電吉他都在四五百塊錢左右。
他是倒騰樂器的,自然知道一把電吉他值多少錢,他看到的倒騰過的電吉他沒有一把是低于千元的,這四五百塊錢的電吉他就引起了他的興趣。
他豎著耳朵聽了一陣,發現這吉他音色還是不錯的,完全不比他經手過得一些一千幾百塊錢的電吉他差。
他就過去和這些青年拉近乎,請他們喝啤酒吃燒烤。
和這些青年一番交談,也就知道了高堡鄉平山村涼水灣屯有人做電吉他。
他在西柳市場里也是混了好幾年了,看到過做鞋的織襪子的,生產書包的,制作服裝的,但是在這里竟然還有做電吉他的,這讓他有些吃驚。
王學山就坐不住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打了一輛出租車找到了高堡鄉平山村涼水灣屯做電吉他的梁家。
這個時候,梁風手里積攢了有二十多把電吉他,是準備送到連灣梁涼的琴行去的。
王學山一看如獲至寶,二百六十塊錢一把他全包圓了。
這二十把電吉他他拿回西柳市場,每把加一百塊錢三天就批發個精光。
第四天他就又跑回來了,和梁風簽訂了一紙協議,要報銷他做出的全部吉他。
雖然梁家現在一天就能生產出十多把吉他,但是他已經感覺出梁家的吉他很快就會進入產品高產期。
他擔心一旦梁家產品規模擴大,自己銷售不完,就把在臨沂也是做樂器生意的張宏嚴也叫來了。
他認為他們兩個人暫時絕對可以吃下梁家生產出的所有電吉他。
他和張宏嚴最初是業務上的來往,后來發展成了朋友。
這兩個月他們都是相約一起到梁家來提貨。
這次他們也是來提貨,正巧被梁涼遇到了。
怪不得這兩個月他的琴行就沒看到幾把自己家做的吉他,敢情都被這兩個貨半路截殺了。
這種行為等同于土匪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