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一般不怎么看電視的梁涼很罕見的坐在電視機旁,從頭到尾看完了李志洲拍攝的紀錄片。
從這部紀錄片的時間來看,這算是一部大型的紀錄片了,里邊的內容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是一部記錄了連灣人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所有和文藝有關的紀錄片。
九十年代以前算是一筆帶過,用的時間在十分鐘左右。
余下的時間全部講訴了最近幾年連灣文藝的發展規模。
重點則是連灣搖滾的良好發展勢頭以及在它帶動下形成的產業。
音像出版,樂隊發展還有吉他產業,已經有了一個產業鏈的雛形。
整部片子拍攝的相當不錯。
李志洲這個家伙還是有些才華的。
李志洲走了以后,梁涼就到電腦房去傳授知識。
這個電腦房主要就是為他的員工接觸了解電腦的,現在也沒指望他們能用電腦干出點什么,會擺弄就行。
…
韓陲這貨大概對光頭有深度的恐懼癥,這貨在京城待了一個星期,還真把葛幽給忽悠來了。
葛幽是在看過《甲方乙方》的劇本后答應的。
他被韓陲磨煩了,說看看劇本,如果劇本不好多少錢他都不接。
這就是個拒絕的借口。
但是在看完劇本后,葛幽沉默了半天,最后一拍大腿:接了。
韓陲就笑容滿面地回來報喜。
當梁涼得知這貨真把葛幽忽悠來了,有半天沒回過味兒來。
“真的接了?”
韓陲牛逼哄哄地把合同書拍在了梁涼面前:“自己看!”
合同書上一條一條好幾十條,梁涼才不看呢。
就是葛幽接了,韓陲這貨也別想跑,這部電影里需要不要臉的角色多了,你得給我沖上去。
“合著你是非要讓我當影星啊!”
“想多了,用你不用花錢!”
這…這特么太扎心了。
“你手下看看誰臉皮厚和你一樣嘴上沒溜溜的都給我找出來,都給我拍電影去。”
“嘿嘿!我手下的人大部分都是這樣,都去拍電影了我這事務所就停工了。”
梁涼眨巴了幾下眼睛。
也對,他事務所專門就是耍嘴皮子的,不會說的人他也不能用。
能說會道的人通常臉皮都挺厚。
沒毛病!
雖然這些人沒經過影視方面的訓練,但就憑這厚臉皮上去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現在就差一個喜劇導演了。
九十年代國內喜劇方面好像還真找不到職業的喜劇導演。
這找誰呢?
梁涼想了半天猛地一拍腦袋。
這不是有個現成的人嗎。
紀錄片導演難道就不叫導演了?
李志洲不是說他紀錄片制約了他的想象力,老夫給你提供一個機會,看看你能不能發揮出你的才華。
要是發揮好了,以后你閑著沒事兒就給老子拍電影玩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