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驢車高調的進村,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柳老頭兩口子。
這會兒自然也是有人圍在了他家門口。
這會兒聽到了楊二的話,村民們自然而然地就開始議論紛紛了。
“我的天哪!你看哪,聽說是花了六七兩銀子呢。”
“剛剛抱進去了兩匹布呢,一看那顏色,就是專門給上了年紀的人穿的,嘖嘖,你看看那個汪氏,真不要臉,直接就往自己的房里送。”
“我瞅見拎了兩大塊兒的肉了,怎么也得有十幾斤吧?”
“不止呢!先前已經有一塊兒大肥肉被拎進去了,應該是熬油用的。”
“我的天,還有米和面呢!嘖嘖,這么多的東西,可不得花六七兩銀子嘛。”
柳承恩買東西的時候,就是使了心思的。
東西看著多,占地方,比如說那布匹,肯定是比較顯眼的。
而割肉的時候,柳承恩又以肉太重,特意讓屠戶給多分了幾塊,說是這樣拎起來方便一些。
其實就是為了能多拎幾趟,好讓村民們都看見。
最后還特意包了兩只酒樓里的燒雞,村民們一聽說是酒樓里買的,那肯定貴呀!
這么一尋思,可不得六七兩銀子嘛。
實際上,前前后后花的,也不過才二兩多銀子。
兩匹布都是細布,在縣城里當然不算什么,可是到了村子里,大部分人都穿粗布的,突然一看到整匹的細布,自然覺得這東西肯定不便宜。
而且這顏色也正,比他們在鎮子上看的要好的多!
楊二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便鞭子一甩,掉頭走了。
等到了族長這里,又掏出一封信和一個荷包來。
“這是我家老爺讓小的交給您的,說是您看了信就明白了。”
族長打開荷包一瞧,里面是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外加一個十兩的小銀錠子。
而信中的大概意思,就是柳承恩想尋一處稍微僻靜一些的地方,打算建一處宅子。
具體的要求,柳承恩也在信里都寫明了。
族長看完信,那叫一個高興呀。
柳承恩現在出息了,還愿意再在村子里建一處宅子,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人家是沒有忘了這里,還會想著再回來的。
而且看柳承恩這意思,是想著往東邊兒湊。
族長夫人瞧了一眼,便笑道,“這是為他媳婦兒著想呢,以后媳婦兒回娘家更方便一些。”
族長也是大笑,“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跟四郎說,這件事情我一定幫他辦妥。只是,四郎可曾交待了打算何時建宅子?”
“聽老爺的意思是打算明年再建。今年不急,您先把地契給弄好就成。”
“好,此事定然盡快辦妥。”
楊二回到縣城,向柳承恩稟報了事情的經過之后,便得了一兩銀子的賞錢。
所以說,為什么大戶人家的仆從們都愿意主動去跑腿辦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