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柳承恩在這里督造互市坊的同時,還早在處置亭長之時便上了一封折子上去,打算在此處劃地歸置,再設一縣。
對于僅有三個縣的北安州來說,別說是再設一縣了,再設三五個縣都沒問題。
主要是北安州地廣人稀。
折子到了內閣,張正陽看過之后,便覺得十分不錯,與幾位同僚商議之后,便又上奏給了皇上。
皇上倒是覺得可行。
不過是再設一縣,也無不可。
正好可以外派一名今年的新科進士過去,正好歷練一番。
只是,這興江縣的人數是不是也太可憐了一些?
加在一起,寥寥幾千人,嘖,這么大的一個縣,也真地是挺讓人無語的。
柳承恩這邊兒得了旨意,再加上戶部也下放了修建縣衙及醫署的銀子,這興江鎮上就熱鬧了。
因為互市坊要挪出,所以興江鎮上原本的這處衙門就閑下來了,所以,干脆以此為基礎,修建縣衙。
縣衙不比州府,按制是比較簡單的,修建起來也比較快。
等到新縣令走馬上任之時,這新縣衙也已經建好了。
互市坊這里正在快馬加鞭地趕工,因為是大工程,又的的確確是為了民生,所以皇上也沒有含糊,給他撥了一萬兩銀子來督造互市坊以及新的互市監。
一萬兩銀子聽起來挺多的,可是這互市坊占地百畝呀!
豈是那么容易的?
不過這可難不倒我們柳大人。
一道詔令發出去,那些大商戶們就坐不住了。
店鋪未曾打地基,就已經先收了數千兩的預定款了。
柳承恩看著帳目,不由得嘆息道:“果然不管是什么時候,還是房地產最賺錢呀。”
蘇錦繡身為柳承恩的夫人,自然是要全力支持夫君的。
直接先認購了五套店鋪,而且選的位置也都是最好的,同理,價格也是最貴的。
直接買下來再說,以后自己用不上,可以給哥哥用,若是哥哥也用不上,那大不了就租出去便是。
眼看著這互市坊快要完工了,蘇錦繡修書一封給了蘇大郎。
江寧府的新茶可是下來了,再加上了那邊的絲綢錦鍛,都可以往這邊運了。
大興朝的茶葉,可一直就是周邊各國爭相采買的東西。
蘇錦繡讓繡坊那邊也派了人手過來,各種繡品,團扇、帕子、袍子等等,應有盡有!
終于,數百人的辛勞之下,興江縣的互市坊,正式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