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鏡水抱琴,一躍到不遠處的小亭之上。
蕭鏡水盤膝而坐,風花琴置于膝上。
她垂眸,試音,撫弦。
清凌凌的琴音頓時籠罩了整個鴻初書院,似月華流轉,似清風過耳,空靈不似凡音。
緲緲仙音中,似是得見風清月朗,碧波千丈;得見天高地廣,宇宙浩渺。
意境雄渾壯闊,卻也間有草木新發,潺潺流水,丹楓萬里,新雪落地,是為四季輪回。
又或有情人間甜蜜的喁喁私語,或有知己間對飲引吭高歌,或有親友滿座歡聲笑語,是為人間百味。
有天地之浩大,卻也不乏細小溫情,曲中有世間一切的美好與光明。
這是一首能讓人極熨帖的曲子,任誰聽了,心中的郁氣都會去幾分。
漸漸的,整個宴會上都安靜了下來,有人聽得入了神,手中的酒杯掉落也不自知,任憑酒水灑了滿桌。
有人滿眼驚艷,真心實意道:
“我算是知道花月公子為何要拒絕斗琴了。”
不是不會,而是遠勝太多。
花月公子格局太大,哪能是青碧巧那種耽于小情小愛的能比擬的?
花月公子不比,許是出于傲氣,許是出于維護對方的顏面。
但無論哪一種,對今日知曉蕭鏡水琴藝水平的人來說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花月公子沒有跟青碧巧比,實在是太對了。
雅物無論擱哪兒都是雅物,與俗物在一起倒也會顯得更雅。
但滿是仙氣的雅,要與凡塵俗物相比,到底是有些跌份兒。
蕭鏡水的彈奏已然接近了尾聲,不再雄渾壯闊,也不再細致幽微,而是極為變得舒朗。
月色下,蕭鏡水開口,朗聲道:
“同窗三載,今朝別理,鏡水別無所長,且以此曲相贈。
愿君前路逢知己,
愿君悲喜有認知,
愿君余生少罹難,
愿君前程花似錦。”
“愿君守道,”蕭鏡水抬眸,清雅一笑,“心不移。”
話音落,音符止。
然余音繞梁,多日不止。
暗處,院長神色怔愣。
“守道,心不移。”
她低聲道,誰也看不透她的情緒。
邱奉紹恭敬立在一旁,靜默無聲。
良久,他才小心翼翼的問:“族長,計劃失敗了,可要重新布置什么?”
“不必了。”院長道,“機會只有一次,事已至此,只能罷了。”
宴會已經接近尾聲,他們可沒有理由再做一次相似的布置。
“你退下吧。”院長淡聲吩咐。
她想獨自靜一靜。
邱奉紹早就察覺到院長的不對勁,有些不安。如今得了準信,自然是第一時間告退。
邱奉紹走后,院長獨自站在一棵枝繁葉茂的桃花樹下,怔怔地看著坐在亭子上的蕭鏡水。
她心想,若是殿下當年沒有遇到那么多惡心人的事兒,想來也會長成這般如清風明月的翩翩公子吧?
月色下抱琴的少年優雅清貴,恍若謫仙人。
少年淺淺笑著,卻不怎么有人氣兒,反而似有一股佛陀拈花一笑的淡淡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