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芍定定看向許民卿,唇梢嗪著譏諷,“許班主,如果祖宗知道京劇都要‘死’了,他還會在意那么多的規矩么?”
這話不僅懟的許民卿啞口無言,也是讓那些曲藝老前輩陷入沉思。
傳統的東西,是要遵循舊規矩,要是不遵守了規矩,那就不能叫傳統藝術了。
可規矩就不能改么?
好像并不是!
他們以前都覺得,傳統曲藝就該是一板一眼的唱,可唱了幾十年,自己也都覺得無趣,更別說觀眾了。
幾十年過去,觀眾只剩下了那一批真正懂行的,愿意聽的。
可他們也老了...
當京劇,或者說傳統藝術不再發展了的時候,沒有年輕的觀眾來欣賞,久而久之,這東西走向消亡是必然的。
“那...那到底怎么樣才能讓傳統曲藝重新活過來?不說出名吃飯,可起碼吾輩要傳承啊!”有位陵城著名的京韻大鼓藝術家站起來問。
“對對對!白老先生問得好,如今傳統曲藝被雪葬冰封,有什么辦法能起死回生?”
一道道期待的目光落在那戲臺“許仙”身上,好像真把她當成了神仙,有什么法力一樣。
蘇芍,“起死回生的辦法沒有...”
眾人泄氣,提起來的精氣神又頹了下去。
“但是...可以掙扎一下!說不定短時間內,可以讓京劇重新出現在觀眾視線當中,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了解傳統的曲藝文化。”
掙扎?
怎么掙扎?
“想要活著,首先就要有改變。今天串戲登臺,晚輩是莽撞了,但也確實想讓前輩們看到,一直不變的戲本子,老人聽了也會膩,新人聽不懂,就干脆不聽。”
蘇芍的話雖然直接了些,看態度擺的很好,坦誠真摯,“既然要觀眾了解,戲本可以是觀眾熟知的,唱詞可以加些流行的元素,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程如海聽到這兒,也是著急了,一臉的好奇寶寶樣,眼巴巴瞅著蘇芍。
不僅是他,幾乎是所有人,都在等蘇芍一個答案。
最重要的是什么?
蘇芍,“是包裝!”
這個詞兒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很是新穎。
蘇芍慢慢解釋,“就像以前的角兒的一樣,唱功好,模樣好,就會有一群觀眾追捧。追捧的人越來越多,就能起到文化影響的作用。”
“長得好,唱功也好的演員,咱們各個戲班里都有啊。可人是有了,缺的是機會...”
好像如今也沒什么機會,能讓那些學傳統曲藝的孩子們出現在觀眾的視線里。
“前輩們,我大學專業是新聞專業。”蘇芍突然說了句不相干的話。
剛不是還在提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怎么又猛地轉到了新聞上?
“學以致用,這是我兩個月前才明白到的道理。”蘇芍偏了一下頭,軟媚的視線若有若無纏在那站在角落陰暗處的男人身上。
宋晏莫名被戳了一下,微挑眉梢,唇角也帶著讓人心動的弧度。
兩個月前,他和她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