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污染環境,不發展難道靜等著挨打嗎?
“昆士蘭勛爵閣下,您對這里的一切還感到滿意嗎?”霍瓦茲伯爵留著兩撇精心打理上翹的胡須,這是典型的日耳曼風格。
李福壽在戰艦的甲板上走了幾步,用手拍了拍巨大的鋼鐵炮身,眼中露出欽佩的神色說道;“這里確實讓人印象深刻,我對德國艦船制造業有了更高評價,希望澳洲紅山造船廠能夠與貴方進行更深程度的合作,邀請部分資深造船技師前往澳洲,我們會支付相關的全部費用。”
“據我所知,勛爵先生在澳洲擁有廣大的地盤,您為什么不訂造幾艘大家伙,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價格方面可以給出最優惠的條件,船廠也可以擔保貸款,您會感受到來自德意志的熱情和友誼。”
霍瓦茲伯爵喋喋不休的推銷戰艘,因為這是利潤最大的軍工交易,在這個時代,是所有歐洲海軍強國爭先恐后進入的領域。
在世界鐵甲戰艦市場
英國人無疑占據著絕大部分份額,毫無底線的甚至愿意把強大戰艦賣給敵國,比如奧斯曼帝國,比如沙俄,比如德國,這讓英國人幾乎鯨吞了利潤豐厚的鐵甲戰艦市場。
背靠著稱霸七海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這些利欲熏心的船廠老板敢于把戰艦賣給任何人,不怕他們翻起任何風浪來。
英國人知道,花錢永遠買不來先進,買不來國家強盛。
在這里,不得不提當今世界局勢。
基于英國百年以來的“大陸均衡”政策,任何在歐洲大陸冒頭的強者都會遭受到打壓,無一例外。
當法國皇帝拿破侖憑借著強大的陸軍部隊橫掃歐洲時,英國人從1792年到1815年先后組織了7次反法同盟,終于把這位偉大的法國戰神,兩次流放海外孤島,最終客死在圣赫勒拿島。
起初為了對抗縱橫歐陸的法國,歐洲三位最強勢的君主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魯士王國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結成同盟,史稱“三皇同盟”。
擊敗法國之后
“三皇同盟”左右了歐陸局勢,同時也成為英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想盡辦法挑動各方矛盾,最終導致“三皇同盟”的瓦解。
沙俄因為擊破了法國皇帝拿破侖率領的遠征軍,從而名聲大噪,被譽為“歐洲蒸汽壓路機”,無窮無盡灰色牲口大軍令整個歐洲恐懼戰栗,“三皇同盟”瓦解之后,沙俄成為左右歐洲局勢的歐洲憲兵。
英國人怎么可能允許歐洲有這樣的一位強勢存在,影響大陸平衡政策,轉而把目標對準了沙俄,侵略擴張政策。
于是在隨之而來的幾次俄土戰爭中,英國人或者暗中出力,出兵,出武器,甚至聯合法國組成英法聯軍親自登場干預,導致俄國接連遭遇慘敗,即便付出慘重犧牲也無法達到原定目的。
最新一次的俄土戰爭在今年剛剛結束,因為英法聯軍的強力干涉,沙俄最終止步于涅瓦河畔,遙望著溫暖的地中海只能徒喚嘆息。
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令沙俄聲望大減,再也不能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反而淪為歐洲諸強的笑柄。
這還沒完
歐洲的局勢向來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眼花繚亂的讓人目不暇接,縱然老奸巨猾如英國人也是慢上一拍。
法國得益于拿破侖皇帝的先進建軍策略,即便在波旁王朝復辟之后,亦擁有令整個歐洲畏懼的強大陸軍力量,深厚的底蘊不容小覷。
此后不久,拿破侖三世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再次復辟成功,率領著法國崛起于歐洲中南部。
這還了得,第三帝國的崛起打破了歐洲均衡政策,成為英國人新的目標,隨之而來不斷遭受到明里暗里的打擊。
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