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澳洲本土財雄勢大的媒體公司,已經把目標瞄準了莫桑比克這塊新興熱土,準備通過民間組織輸送大量女性人口,已滿足市場需求。
歸根到底
從大陸到西南非洲實在太遙遠了,能夠承受慢慢海陸顛簸的弱女子相當少,最初直接移民折損率高達2~3成,可謂代價高昂。
究其原因,這些絕大部分來自大陸窮人家女孩身體過于孱弱,無法支撐兩個多月漫長的海上顛簸,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容易半途夭折。
后來經過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方法,大幅降低了女性移民死亡率,急劇降低到1%以下。
準備移民非洲的女性人口,先期運送到廣東集中居住,在當地開墾良田,養殖肥豬,雞鴨鵝等農產品,盡力調養身體,為遠航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半年到一年的調養,達到一定的身高體重指標,經過醫生簽字同意后才能登上遠去非洲的移民船,依舊不達標的則前往婆羅洲或是香格里拉。
此外,女性移民采用了專門的移民船,摒棄了通用大艙室的設計,改善了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增加了隨船醫生配置,增強營養膳食供應,多種措施齊下,終于實現遠洋移民的安全健康到達目標。
但是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推高了移民花費。
原本能夠運輸3000人的大型遠洋移民船,為了增添更多的活動空間,改裝之后只能運輸1760余人,單人運輸成本驟增。
即便有政府人均10英鎊以上的補貼,加上其他各項花費,每一位女性移民費用都要超過30英鎊,實在太過昂貴,導致無法大規模推廣這項經驗。
總數高達150余萬的單身漢想要解決婚姻問題,最切實的目標還是在馬達加斯加島上。
從這里流出的人口以女性為主,每年都高達十幾萬人的規模,極大的緩解了莫桑比克地區男女比例人口矛盾。
現在的問題在于大洋王國占據的莫桑比克島北部人口資源有限,總人口也就是80多萬,其中適齡女性人口不足30萬,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高強度輸出,面臨資源枯竭的尷尬境地。
所以,很多人目光投向了人口資源豐富的南部法屬馬達加斯加地區,這里的土著總人口有270多萬,從12歲到30歲適齡女性人口有70余萬,潛力巨大。
因此很多有勢力的大人物,暗中與法國殖民政府相勾結,從事這一價值上億法郎的交易。
不得不說法國人當中還是有很多聰明者,他們專門把7~12歲眉清目秀的當地土著女孩,集中到教會學校,給予良好的食宿條件,然后請華語老師教授國文正音,教授華人習俗禮節,穿衣吃飯也都按照華人的習俗嚴格執行,甚至教授音律詩歌,嚴禁說當地土著語言,違者予以重罰。
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冒充有教養的華人女性移民,從中謀取暴利。
其他法國人有樣學樣,在法屬馬達加斯加地區出現很多教會學校,只招收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入學,不但負責食宿還負責教育,一時間蔚為壯觀。